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取善集-宋-李霖-第37页

 御註:世之人愛惡相攻,而有親疏之態。情偽相感,而有利害之見。用捨相權,而有貴賤之分。反復更代,未始有極,奚足為天下貴。知道者忘言,忘言者泯好惡,忘情偽,離用捨,而玄同於一性之內,良貴至足,天下兼忘,故為天下貴。
  呂吉甫曰:若然者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無所甚親,無所甚疏,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就利,不違害,故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榮通,不醜窮,故不可得而責,不可得而賤。夫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者,則貴在於物,而物皆賤之。不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者,貴在於我,而物不能賤也。其為天下貴,不亦宜乎。
  不可得而親疏者,若列禦寇居鄭圃,人無識者是也。不可得而利害者,若列子辭鄭子陽之粟是也。不可得而貴賤者,若曾子居衛是也。
  此章貴忘言而體道,下文皆默而成之之道也,又孰得而親疏,利害,貴賤者哉。良貴在我,物莫能賤,故為天下貴。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政治國,
  體道之常之謂正。正止於一而不變,道之常也。治國之道,以常為貴。孟子曰:一正君而國定矣。
  以奇用兵,
  顧歡曰:奇者,變詐也。臨難制變,兵不厭詐,三略九奇,九攻百勝,此上將軍師靜難息寇武之功也。
  劉仲平曰:雜而不純者,天下之常心也。流而不制者,天下之常情也。正之為道,異於是矣。故一而不雜者,正之體也。止而不流者,正之用也。一而不雜,則不純者之所宗也。止而不流,則流而不制者之所主也。是以治國者不可以他求,以正為守而已。若夫用兵則不然,操凶器,臨危事,有萬之眾,央勝負於頃刻之間,有可以制敵,則乘權適變宜,無不可為者。故其容與治國常異,故用奇而不以正也。以無事取天下。
  御註:正者道之常,奇者道之變,無事者道之真。國以正治,兵以奇勝,道之真無容私焉。順物自然而天下治矣。
  《雜說》曰:正可以治一國而已,奇可以用五兵而已。唯其無事者,然後可以取天下。故曰: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然而湯放武伐,亦可以無事乎。曰:然則湯武者,順乎天,應乎人,其放伐也,猶放伐一夫爾,未聞有事也。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唐明皇曰:以此,下文知之。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纂微曰:忌諱,謂禁令也。人君不能無為,而以政教治國,禁網繁密,民慮其抵犯,無所措其手足,避諱不暇,弗敢云為,舉動失業,日至貧窮。
  王元澤曰:事為之禁,則民擾而失業,故貧也。此亂之所始。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王弼曰:利器几所以利己之器。民強則國家弱。
  王元澤曰:有利器則必有機心,機心生則下難知,故國家昏也。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御註:伎巧勝則人趨末,而異服奇器出以亂俗。
  王弼曰: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
  纂微曰:伎巧,謂工伎巧妙也。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唐明皇曰:無為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為姦,盡成盜賊,則豈非多有乎。
  舒王曰:法令者,禁天下之非。因其禁非,所以起偽。蓋法出姦生,令下詐起,故曰: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
  河上公曰:謂下文也。
  我無為,而民自化;
  御註: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聖人天地而已,故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
  堯、舜淵默乎法宮之中,垂拱而視,天民之阜,文武不識不知而順,帝則垂衣拱手而天下治,此帝王無為而民自化。莊子曰:無為而萬物化。
  我無事,而民自富;
  河上公曰:我無徭役徵召之事,民安其業,故皆自富也。
  《類解》曰:心既無為,迹又無事,四民樂業,百姓豐饒。此反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上無事則不興力役,豈奪農時,而民自富。此申上文彌貧之義。
  我好靜,而民自正;
  王元澤曰:好靜則復性。上復性則民亦復性,故自正。申上文盜賊之義。
  羊祜曰:我動則民邪,我靜則民正。此反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我無欲,而民自樸。
  唐明皇曰:無為則清靜,故人自化。無事則不擾,故人自富。好靜則得性,故人自正。無欲則全和,故人自樸。此無事取天下矣。樸者,性之全。我性全而無欲,民亦無欲,而自樸也。此申上文奇物之義。此章主無事以取天下也。自天下多忌諱至盜賊多有,此有事以取天下之過也。自我無為而民自化至我無欲而民自樸,此無事以取天下之證也。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河上公曰: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故民淳淳富厚,相親睦也。
  唐明皇曰:政教悶悶無為寬大,人則應之淳淳然而質樸矣。
  呂吉甫曰:淳淳者,言其不於薄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