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御註: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聖而為聖之時,乃所以有德。
  王弼曰: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
  谷神子曰:上德不德,與道同也。德者,得也。得道之謂也。上德之人與道同而無得心,是以有德清靜。《經》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至禮不人,至義不物,至智不謀,至仁無親,所謂不人不物,不謀無親者,不德也。不德則至矣。所以為德之上。《經》曰:上德若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御註: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成玄英曰:未造其極,故稱為下。執德不忘,故稱不失。
  蘇子由曰: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爾,而何德之有。
  谷神子曰:下德不失德,德得也。
  下德者,散道以為德也。故蹩躠為仁,踶跂為義,摘僻為禮,以鑿為智,雖名不失,德去道也遠,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御註: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唐明皇曰:知無為而無為者,非至也。無以無為而無為者,至矣。
  王元澤曰:上德無為,然亦無.所事為,而德自足。
  曹道沖曰:德之上者,本自無為,非故造無為之念也。
  呂吉甫曰:上德無為,非故無為也,率得之自然,而實無以為也。
  顧歡曰:言上德之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迹不彰。故曰:無為為既無迹,心亦無欲,故曰無以為。
  故上德之無為,非徇無為之美,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心迹俱無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呂吉甫曰:下德不知出此而為之,故不能不有以為也。夫德無以為足矣。而且有仁焉,則是為之也。
  下德之人,不思則不得,不行則不至,是以既不至於無為,而又勢當有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御註:堯舜性之七覆天下,而非利
  之也,故無以為。
  河上公曰:兼濟無偏,其仁無上,故言上弁也。為之者為七恩也。功成不居,事遂不宰,無以執為。
  舒王曰:七者,有所愛有所親也。唯其有所親愛,則不能無為矣。其下者可知也。
  王元澤曰:化乃善之長,德之別名。既別於德,則是為之也。然聖人之化,盡性而足,不俟於作,故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御註: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
  以制事,能無為乎。
  唐明皇曰:義者,裁非之謂,謂為裁非之義,故云為之。有以裁非斷割,令得其宜,故云而有以為。此則心迹俱有為也。
  《雜說》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羲皇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堯舜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湯武也。上義下德也。或曰:湯武大聖人也,謂之下德,可乎。曰:聖人之所同者心也。德之所以有上下者時也。大聖人者易地則皆然。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嚴君平曰:虛無無為開道萬物,謂之道人。清靜因應無所不為,謂之德人。兼愛萬物博施無窮,謂之仁人。理名正實處事之宜,謂之義人。謙退辭遜恭以守和,謂之禮人。此五者皆可,道也。陳迹也,非至至者也。至至者一尚不存,安有其五。
  吳筠曰:禮智者,制亂之大防也。道德者,撫亂之宏綱也。然則道為禮之本,禮為道之末。執本者易而固,持末者難而危。故人主以道為心,以德為體,以仁義為車服,以禮智為冠冕,則垂拱而天下化矣。若尚禮智而忘道德者,所謂有容飾而無心靈,雖乾乾夕惕而天下弊矣。
  仁者施之而已。義則擇所施之宜者也,未責所報也。禮則施報矣。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施報之義也,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引。攘臂者,攘除衣袂以出臂也。春秋之時,一言之不讎,一拜之不中,兩國為之暴骨,則攘臂而仍之,尚其患之小者。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御註:道不可致,故失道而後德。德不可至,故失德而後仁。仁可為也,為則近乎義,故失七而後義。義可虧也,虧則飾以禮,故失義而後禮。至於禮則離道滋遠,所失滋眾矣。凡物不並盛,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必衰也。實衰則偽繼之而爭亂作。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唐明皇曰: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七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失而仁存,仁亡而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爾。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漓之曰,非愚則誣。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為也。
  纂微曰:忽道德仁義而專以禮教為用者,豈非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乎。若乃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