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6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解义-宋-章安-第17页

  窈兮冥兮,中有精兮。
  御注曰:窈者,幽之極。冥者,明之藏。窈冥之中,至陰之原,而天一所兆,精實生焉。                                                                                                                                                                    
  臣義曰:精兆於天一,為形生之本,故繼於象。物之後言之惚恍恍惚,有象有物,言道之體也。窈冥有精,則萬物所生之始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御注曰:精者,天德之至,正而不妄,故云甚真。一而不變,故云有信。且然無間,故其名不去。
  臣義曰:一而不離,全乎天德,真之至也。一而不變,其受命如響,信之至也。自古及今,則無古無今,其名不去,所謂常名。
  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御注曰:衆甫之變,日逝而不停。甚精之真,常存而不去。聖人貴精,故能閱衆甫之變,而知其所以然。無思也而寂然,無為也而不動,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思為之端起,而功業之迹著,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
  臣義曰:物以美成謂之甫,萬物之美,遷易無常,故衆甫之變,日游而不停也。其精之真一而不離,常存而不去,故可以知衆甫不常之然。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御注曰: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故全其形生而不虧。《莊子》曰:外曲者與人為徒。
  臣義曰:無心於物,忘形於我,故能順萬物之變,委蛇致曲,而不與物迕,則物莫之傷,而足以全生矣。
  枉則直。
  御注曰: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故內直而不失其正。《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臣義曰:直將以求信也,順物之枉,而不自有其直,故內直而不失其正,非枉己以求直也。苟執己之直,而不能順 變,非所以求信。
  窪則盈,
  御注曰:無藏也,故有餘。
  臣義曰:窪則坎下,而水之所鐘,故常盈。坎小常盈而無藏,故有餘。
  弊則新。
  御注曰:冬閉之不固,則春生之不茂。
  臣義曰:弊於冬,新於春,物理如此。
  少則得,多則惑。
  御注曰:道要不煩,聞見之多,不如其約也。以支為旨,則終身不解,玆謂大惑。
  臣義曰:道德性命,不離於致一,事物云為,其來萬緒。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御注曰: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惟天下之至精,能為天下之至神。聖人抱一以守,不搖其精,故言而為天下則,動而為天下法。
  臣義曰:少則得乎性命之理,多則惑於事物之變,是以聖人抱一,而不離於情,體道盡性,而玄同物我,而為式於天下。
  不自見故明,
  御注曰:不蔽于一己之見,則無所不燭,故明。
  臣義曰:自見者,蔽於一曲。不自見者,合而為明。
  不自是故彰,
  御注曰:不私于一己之是,而惟是之從,則功大名顯,而天下服,故彰。
  臣義曰:自是者失人,不自是者能任人,能任人則惟是之從,而功顯業著,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御注曰:《書》曰: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臣義曰:自伐則滿假,而人不與之為功。
  不自矜故長。
  御注曰:《書》曰:汝惟不矜,故天下莫與汝爭能。
  臣義曰:自矜則耀榮,而人不與之成能。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御注曰:人皆取先,己獨處後,日受天下之垢,若是者常處於不爭之地,孰能與之爭乎?
  臣義曰:有己則有爭,忘己則物莫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御注曰:聖人其動若水以交物,而不虧其全,其應若繩以順理,而不失其直,知窪之為盈,無亢滿之累,知弊之為新,無夸耀之迹,若性之自為而不知為之者。致曲而已,故全而歸之,可以保身,可以盡年,而不知其盡也。是謂全德之人,豈虛言哉?
  臣義曰:虛己以游世,致曲以應理,順物之變,同於大順,而不與物迕,得道之全也。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至於不爭,皆所以致曲也。其明其彰,其功其長,至於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謂誠全而歸之也。誠全而歸之,故可以保身盡年,而不知其盡也。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御注曰:希者,獨立於萬物之上而不與物對,列子所謂疑獨者是也。去智與故,循天之理,而不從事於外,故言自然。
  臣義曰:希則疏於物,而不與物偶者也,故能獨立乎萬物之上,而不與物對。自然則無所因而然者也,有所因,人為也,無所因,天理也,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