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趨步人問,至極妙行,莫過於此也。
  又何愒愒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
  〔注〕無由得之。
  〔疏〕愒愒,勵力貌也。揭,脩負也。亡子,逃人也。言孔丘勉勵身心,修.負仁義,強行於世,以教蒼生,何異乎打擊大鼓而求覓亡子,是以鼓聲愈大而亡者愈離,仁義彌彰而安道彌遠,故無由得之。
  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注〕事至而愛,當義而止,斯忘七義者也,常念之則亂真矣。
  〔疏〕亡子不獲,罪在嗚鼓;真性不明,過由仁義;故發噫欺,總結之也。
  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國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研而不敢息。
  〔疏〕姓士,字成綺,不知何許人。舍,逆旅也。研腳生泡漿創也。成綺素聞老子有神聖之德,故不辭艱苦,慕義遠來。百經旅舍,一不敢息,途路既遙,足生重妍。
  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
  〔注〕言其不惜物也。
  〔疏〕昔時籍甚,謂是至人;今日親觀,知無聖德。見其鼠穴土中,有餘殘蔬菜。嫌其穢惡,故發此譏也。
  而棄妹,不仁也,
  〔注〕無近恩,故曰棄。
  〔疏〕妹,猶昧也。閤昧之徒,應須誘進,棄而不教,豈曰仁慈也。
  生熟不盡於前,
  〔注〕至足,故怛有餘。
  〔疏〕生,謂粟帛;熟,謂飲食。充足之外,不復藥懷,所以飲食資財,目前狼籍。且大聖寬弘而不拘小節,士成庸鎖,以此為非。細碎之問,格量真聖,可謂以螺酌海,焉測淺深也。
  而積斂無崖。
  〔注〕萬物歸懷,來者受之,不小立界畔也。
  〔疏〕既有聖德,為物所歸,故供給聚斂,略無崖岸#26,浩然無心,積散任物也。
  老子漠然不應。
  〔注〕不以其言檗意。
  〔疏〕塵垢之言,豈曾入耳。漠然虛淡,何足介懷。
  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郁矣,何故也?
  〔注〕自怪刺譏之心,所以懷也。
  〔疏〕部,空也,息也。昨日初來,妄生譏刺,今時思省,方覺己非,所以引過責躬,深懷暫練。心之空矣,不識何邪。
  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
  〔注〕脫,過去也。
  〔疏〕夫巧智神聖之人者,蓋是進,非所以述也。汝言我欲於聖人乎?我於此久以免脫,汝何為乃謂我是聖非聖邪?老君欲抑成綺之譏心,故示以息述歸本也。郭注云,脫,過去也。謂我於聖已得過免而去也。
  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注〕隨物所名。
  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
  〔注〕有實,故不以毀譽經心也。
  再受其殃。
  〔注〕一毀一譽,若受之於心,則名實俱累,斯所以再受其殃也。
  〔疏〕昨日汝吹我作牛,我即從汝喚作牛,喚我作馬,我亦從汝喚作馬,我終不拒。且有牛馬之實,是一名也。人與之名,諱而不受,是再殃也。譏刺之言,未甚牛馬,是尚不諱,而況非乎。
  吾服也恆服,
  〔注〕服者,容行之謂也。不以毀譽自殃,故能不變其容。
  〔疏〕郭注云,服者,容行之謂也。老君體道大聖,故能制服身心,行行容受,呼牛呼馬,唯物是從,此乃怛常,非由措意也。
  吾非以服有服。
  〔注〕有為為之,則不能怛服。
  〔疏〕言我率性任真,自然容受,非關有心用意,方得而然。叉也用心,便成矯性,既其有作,豈日無為。
  士成綺鴉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
  〔疏〕成綺自知失官,身心慚愧,於是碼行斜步,側身避影,隨逐老子之後,不敢履躡其進,乃徐進問,請修身之道如何。
  老子曰:而容崖然,
  〔注〕進趨不安之貌。
  〔疏〕而,汝也。言汝莊飾容貌,夸駭於人,自為崖岸,不能舒適。
  而目衝然,
  〔注〕衝出之貌。
  〔疏〕心既不安,目亦馳動,故左盼右娣,睢吁充訕也。
  而顆頫然,
  [注]高露發美之貌。
  〔疏〕顙額高亢,顯露華飾,持此容.儀,矜敖於物。
  而口闖然,
  〔注〕虓豁之貌。
  〔疏〕郭注云,琥豁之貌也。謂志性強梁,言語雄猛,夸張琥豁,使人可畏也。
  而狀義然,
  〔注〕緹趺自持之貌。
  〔疏〕義,宣也。提跋驕豪,實乖曲禮,而修飭容狀,自然合宜也。
  似擊馬而止也。
  〔注〕志在奔馳。
  〔疏〕形雖矜莊,而心性誼躁,猶如逸馬被繫,意存奔走。
  動而持,
  〔注〕不能自舒放也。
  〔疏〕馳情逐境,觸物而動,工不能任適,每事拘持。
  發也機,
  〔注〕趣合速也。
  〔疏〕機,弩牙也。攀綠之心,遇境而發,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