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指麾動物,令應上務。不能忘善,而利人以應宜,與物逐而不自得於內,今日受其德,明日承其弊,未始有常,何足以配天乎?有族、有祖,言其事類可得而祖效。衆父,迹也;衆父父,所以迹也。若與之天下,非但治主,乃為亂率。夫桀、紂非能殺贊臣,乃賴聖知之邊而禍之。由#1怛非能篡齊國,乃資仁義以賊之。故曰北面之禍,南面之賊也。
  吕註:齧缺之其性過人,則非黜聰、棄知而動於不得已者,以人受天,則非全於天也。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乃在禁之之處,以是為合於無為而與之配天,其能不以人廢天乎?本身而異,形則不能無我;尊知而火馳,則不能去知。是以為天下所役,物有結之而不能自解也。四顧而物應,非尸居而使民不知所如往。方且應衆宜,非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者。故與物化而未始有常,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無為之所出,未嘗不始於損之而已,則有族有祖可以為衆父,而損之者非衆一父所由出,故不可為衆父父也。益謂不能無知,則堯、桀之所以分而治亂之率也,是知以知治國者,乃北面之禍,南面之賊也。
  疑獨註:齧缺之聰明容知,徒知大道之迹。又以人為而受天,自然之性失之遠矣。夫過生於聰明,又為知以禁之,其過愈生而不可禁也。本身異形,則未能忘形。尊知火馳,則勞神奔逐。緒使,興事役之端。物絯,任知以礙物也。四顧而物應,使物歸己也。方且應衆宜,應物之宜也。未能與造化冥,與萬物相逐而化,若然者,皆不出於自然,知有時而盡力,有時而窮本,荷其德復承其弊而未始有常也。雖且應衆宜與物化,而未知大道之本,故曰有族有祖可為衆父而不可為衆父父。衆父父者,有祖之謂也。得道之真,則無治無亂。任己無為,則非禍非賊。若徇於有進,資於聖知,不免為禍賊也。
  詳道註: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齧缺,齧物而缺之也。自聰明容知至未始有常者,齧也;自治亂之率至南面之賊者,缺也。族,其所歸;祖,其所始也。古之臨民者,未嘗不以聰明容知,而其妙至於神武而不殺然後為至。今齧缺聰明睿知而己,所以可為衆父而不可為衆父父也。乾為萬物之父;衆父也。太治為乾之父,衆父父也。衆父,治天下也;衆父父,在實天下者也。在宥,則無治無亂;‘治之,則亂生焉。故曰治亂之率也。明此以北面,則非臣,故曰北面之禍;明此以南面,則非君,故曰南面之賊也。 碧虛註:恃聰明則福鮮,性越莘則害多。以機械之心望純白之應,則遠矣,其可與之配天乎?彼且恃君人之勢而慢天理,自尊貴其形而運知速,作法束物,周覽衆務,以一應萬,逐物不息,何足以合自然, 然衍有始末!政教嚴峽未能忘透,可以戡難定禍而難為臣下,所謂以知治國者是也。
  膚齋云:配天,謂王天下。聰明睿知、給數敏捷,此其過人處。修人事以應天,故曰受禁過猶持心而未化,知過之所由生則不待禁止矣。乘人而無天,知有為而不知無為也。以我對物,曰本身而異形。尊其知而急用之,有若火馳也。為末事所役而不知其本,曰緒使。物駭,為事物所拘礙也。物來必應,各度其宜,為物所汨而失其自然之常,非能定而應也。雖然,未可以配天,亦有可尊處。一族之聚,叉尊其祖,衆父者出於衆而可為父衆,父之父又高一等矣。率,謂將帥,言此人之用於世,可以政治,亦可以政亂,以此以為君為臣,皆有息害也。
  由謂齧缺聰明睿知,其性過人,是論其才而不言其道。以人受天,謂尚有為而求合於無為,是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也。若與之天下,彼且乘有為之進以臨民,使天下失其自然之性矣,本身而異形,肝膽楚越也。尊知而火馳,機謀急速也。為緒使,則役於事,為物駭,則礙於物。四顧而物應物,未能忘我也。方且應衆宜,我未能忘物也。與物化,則逐物而遷;未始有常,則失其本然之我。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有祖,謂齧缺之學亦有宗有君,巢嘗聞道者也,可為衆父特不可為衆父父耳。衆父父,則玄之又玄之謂,唯其不可為衆父父,故以有為治天下適所以亂之,為君為臣俱不免乎禍賊而已。此言用知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若此。夫齧缺為許由之師,而由不許其配天,何邪?盖配天乃外王之學,而四子所傳者內聖之道,出則為帝王師,入則為衆父父,彼何以天下為哉?故由不頌齧缺之所長而示其短,使不為蟻慕而得以全其高,是為尊師之至、衛道之切也!學者當以心求之。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之三十五竟
  #1『由』係誤印,正字為『田』。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之三十六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天地第三
  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堯曰:辭。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始也我以汝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夫聖人,鶉居而穀食,烏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