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棱爾。根似葛,細而多糝。北間者累累相連,大如棗,皮黃肉白,苗子相似,根狀不同。試療黃疸,破血。南者大勝也。
  今按:陳藏器《本草》云:王瓜,主蠱毒,小兒閃癖,痞滿并瘧。取根及葉,搗絞汁服,當吐下,宜少進之,有小毒故也。
  禹錫等按:《爾雅》云:鈎,藈姑。釋曰:鈎,一名藈姑。郭曰:鈎,□也。一名王瓜。實如□瓜,正赤味苦。
  《藥性論》云:瓜根,使,平,一名王瓜子,主蠱毒。治小便數,遺不禁。
  《日華子》云:王瓜子,潤心肺,及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炒用。又云:土瓜根,通血脈,天行熱疾,酒黃病,壯熱,心悶,吐痰痰瘧,排膿,熱勞,治撲損,消瘀血,破癥癖,落胎。
  《圖經》曰:王瓜,生魯地平澤田野及人家垣墻間,今處處有之。《月令》云:四月王瓜生。即此也。葉似栝樓,圓無叉缺,有刺如毛。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謂之土瓜根。北間者,其實累累相連,大如棗,皮黃肉白。苗葉都相似,但根狀不同耳。三月採根,陰乾。均、房間人呼為老鵶瓜,亦日菟瓜。謹按《爾雅》曰:蔩羊善切,菟瓜。郭璞注云:似土瓜。而土瓜目謂之藈與睽同茹與姑同,又名鈎茹,蓋菟瓜別是一種也。又云:芴音物,菲,亦謂之土瓜,自別是一物。《詩》所謂採葑採菲者,非此土瓜也。大凡物有異類,同名甚多,不可不辨也。葛氏療面上痱瘰子用之,仍得光潤皮急。以土瓜根搗篩,漿水勻#13和,入夜先漿水洗面傅藥,旦復洗之。百日光華射人。小兒四歲發黃。生搗絞汁三合與飲,不過三飲已。
  《聖惠方》:治黑疸多死,宜急治。用瓜根一斤,搗絞汁六合,頓服。當有黃水隨小便出。如未出,更服之。
  《外臺秘要》:治蠱。土瓜根大如母指,長三寸,切。以酒半升漬一宿,一服,當吐下。
  《肘後方》:治黃疸變成黑疸,醫所不能治。土瓜根汁,頓服一小升。平旦服食後須病汗,小便出,愈。不,再服。又方:治小便不通及關格方,生土瓜根搗取汁,以少水解之筒中,吹下部取通。
  《產書》:下乳汁。土瓜#14為末,酒服一錢,一日三#15。
  《衍義》曰:王瓜,體如栝樓,其殼徑寸。一種長二寸,上微圓,下尖長,七八月間熟,紅赤色。殼中子如螳螂頭者,今人又謂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於細根上又生淡黃根,三五相連,如大指許。根與子兩用。紅子同白土子治頭風。
  地榆
  衛州 江寧府
  味苦、甘、酸,微寒,無毒。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生桐柏及冤句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得髮良,惡麥門冬。
  陶隱居云:近道處處有,葉似榆而長,初生布地,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名玉豉。一莖長直上,根亦入釀酒。道方燒作灰,能爛石也。乏茗時用葉作飲亦好。
  今按:《別本》注云:今人止冷熱痢及疳痢,熱椏,效。
  禹錫等按:《藥性論》云:地榆,味苦,平。能治產後餘瘀,疹痛,七傷,治金瘡,止血痢,蝕膿。
  蕭炳云:今方用共樗皮同療赤白痢。
  《日華子》: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并水瀉,□#16前止腸風。但是平原川澤皆有,獨莖,花紫,七八月採。
  《圖經》曰:地榆,生桐柏及冤句山谷,今處處有之。宿根,三月內生苗,初生布地,莖直,高三四尺,對分出葉。葉似榆少狹#17,細長作鋸齒狀,青色。七月開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裹紅,似柳根。二月、八月採,暴乾。葉不用,山人乏茗時,採此葉作飲亦好。古斷下方多用之。葛氏載徐平療下血二十年者。取地榆、鼠尾草各三兩,水二升,煮半,頓服。不斷,水漬屋塵,飲一小杯投之。不過重作,乃差。小兒疳痢,亦單煮汁如飴糖與服,便己。又毒蛇螫人,搗新根取汁飲,兼以漬瘡,良。
  崔元亮《海上方》: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暢,絞濾,空腹服二合,日再。
  《唐本》注云:主帶下十二病。《孔氏音義》云:一曰多赤,二曰多白,三曰月水不通,四曰陰蝕,五曰子臟堅,六曰子門辟,七曰合陰陽患痛,八曰小腹寒痛,九曰子門閉,十曰子宮冷,十一曰夢與鬼交,十二曰五臟不定。用葉作飲代茶,甚解熱。
  《聖惠方》:治婦人漏下赤白不止,令人黃瘦虛竭。以地榆三兩細剉,米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亦治吐血。
  《千金翼》:代指逆腫。單煮地榆作湯漬之,半日愈。
  《肘後方》:療虎、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傅瘡尤佳。
  葛氏云:毒、蛇螫人。搗地榆根,絞取汁飲,兼以漬瘡。
  《梅師方》:治猘犬咬人。煮地榆飲之,兼末傅瘡上,服方寸匕,日三服,忌酒。若治瘡已差者。搗生韭汁,飲之一二升。
  《齊民要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