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蒲黃三兩,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
《簡要濟眾方》:治吐血,唾血。蒲黃一兩,搗為散。每服三錢,溫酒或冷水調,妙。
《塞上方》:治鼠奶痔。蒲黃末,空心溫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又方:治墜傷撲損,瘀血在內,煩悶。蒲黃末,空心熱酒調下,三錢匕服。
催生:蒲黃、地龍、陳橘皮等分,地龍洗去土,於新瓦上焙令微黃,各為末,三處貼。如經日不產,各炒#36一錢匕,新汲水調服,立產。此常親用之,甚妙。
《衍義》曰:蒲黃,處處有,即蒲槌中黃粉也。今京師謂槌為蒲棒。初得細羅,取萼別貯,以備他用。將蒲黃水調為膏,擘為塊,人多食之,以解心臟虛熱,小兒尤嗜。涉月則燥,色味皆淡,須蜜水和。然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極虛人。
香蒲
徐州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一名醮。生南海池澤。
《圖經》曰:文具蒲黃條下。
陶隱居云:方藥不復用,俗人無採,彼土人亦不復識者#37。江南貢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廟縮酒。或云是薰草,又云是燕麥,此蒲亦相類爾。
《唐本》注云:此即甘蒲,作薦者,春初生,用白為菹,亦堪蒸食。山南名此蒲為香蒲,謂昌蒲為臭蒲。陶隱#38菁茅,乃三脊茅也。其燕麥、薰草、香茅,野俗皆識,都不為類此,并非例也。蒲黃,即此香蒲花是也。
續斷
越州 晉州
味苦、辛,微溫,無毒。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及踠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久服益氣力。一名龍豆,一名屬折,一名接骨,一名南草,一名槐。生常山山谷。七月、八月採,陰乾。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圖經》曰:續斷,生常山山谷,今陝西、河中、興元有,寄#39越、晉州亦有之。三月已後生苗,幹四稜,似苧麻,葉亦類之,兩兩相對而生。四月開花,紅白顏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赤黃色,七月、八月採。市之貨者,亦有數種,少能辨其粗良。醫人用之,但以節節斷,皮黃皺者為真。
《藥性論》云:續斷,君。主絕傷,去諸溫毒,能通宣經脈。
陶隱居云:按《桐君藥錄》云:續斷生蔓延,葉細,莖如荏大,根本黃白有汁,七月、八月採根。今皆用莖葉,節節斷,皮黃皺,狀如雞神#40者,又呼為桑上寄生。恐皆非真。
《唐本》注云:此藥所在山谷皆有。今俗用者,是葉似苧而莖方,根如大薊,黃白色。陶注者非。
《日華子》云:助氣,調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瘀血,消腫毒,腸風,痔瘻,乳癰,瘰癧,撲損,婦人產前後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又名大薊、山牛勞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草茅根,緣真似續斷,若誤用服之,令人筋軟,採得後橫切剉之,又去向裏硬筋了,用酒浸一伏時,焙乾用。
《外臺秘要方》:治淋。取生續斷絞取汁服之,馬薊根是。
《子母秘錄方》:治產後心悶,手足煩熱,厭厭氣欲絕,血暈,心頭硬,乍寒乍熱,增寒忍不禁。續斷皮一#41握,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溫服。如人行二三里再服。無所忌。此藥救產後垂死。
漏蘆
海州 秦州 單州
味苦、鹹,寒、大寒,無毒。主皮膚熱,惡瘡,疽痔,濕痺,下乳汁,止遺溺,熱氣瘡癢如麻豆,可作浴湯。久服輕身益氣,耳目聰明,不老延年。一名野蘭。生喬山山谷。八月採根,陰乾。
《圖經》曰:秦州、海州所謂漏蘆者,花葉及根頗相近,然彼人但謂之漏蘆,今醫家罕有用飛廉者。既未的識,故不復分別,但附其說於下。
陶隱居云:喬山應是黃帝所葬處,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療諸瘻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驪根,苦酒摩,以療瘡疥。
《唐本》注云:此藥俗名莢蒿,莖葉似白蒿,花黃,生莢,長以#42細麻,如箸許,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後皆黑,異於眾草蒿之類也。
《日華子》云:連翹為使。治小兒壯熱,通小腸,泄精,尿血,風赤眼,乳癰,發背,瘰癧,腸風,排膿,補血。治撲損,續筋骨,傳金瘡,止血長肉,通經脈。花、苗并同用,俗呼為鬼油麻,形并氣味似乾牛蒡,頭上有白花子。
雷公云:凡使,勿用獨漏,綠#43似漏蘆,只是味苦、酸,誤服令人吐不止,須細驗。夫使漏蘆,細剉,拌生甘草相對#44,從巳至申,去甘草淨揀用。
禹錫云:按《蜀本圖經》云:葉似角蒿,今曹、兗州下濕地最多。六月、七月採莖,日乾之,黑於眾草。
《聖惠方》:治小兒無辜疳,肚脹或時瀉痢,冷熱不調。以漏蘆一兩,杵為散。每服以豬肝一兩,散子一錢匕,鹽少許,以水煮熟,空心頓服。
《外臺秘要方》:治蛔蟲,漏蘆,杵,以餅羅和方寸匕,服之。
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