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去虛熱腫。其子,療疔腫,所在有之。
  《圖經》曰:龍葵,舊云所在有之,今近處亦稀,惟北方有之,北人謂之苦葵。葉圓似排風而無毛,花白,實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亦似排風子,但堪煮食,不任生啖。其實赤者名赤珠,服之變白令黑,不與蔥、薤同食,根亦入藥用,今醫以治發背癰疽成瘡者,其方:龍葵根一兩,剉,麝香一分,研,先搗龍葵根,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塗於瘡上,甚善。
  苦耽
  苗、子,味苦,寒,小毒。主傳尸伏連,鬼氣疰忤邪氣,腹內熱結,目黃不下食,大小便澀,骨熱咳嗽,多睡勞乏,嘔逆痰壅,瘡癖痞滿。小兒無辜癧子,寒熱,大腹,殺蟲,落胎,去蠱毒。并煮汁服,亦生搗絞汁服,亦研傅小兒閃癖。生故墟垣塹間,高二三尺,子作角,如撮口袋,中有子如珠,熟則赤色。人有骨蒸多服之。關中人謂之洛神珠,一名王母珠,一名皮弁草。又有一種小者,名苦□。
  苦苣
  味苦,平一云寒。除面目及舌下黃,強力不睡。折取莖中白汁,傅疔腫,出根。及#23取汁滴癰上,立潰。碎莖、葉傳蛇咬。根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今人種為菜,生食之。久食輕身,少睡,調十二經脈,利五臟,霍亂後胃氣逆煩。生搗汁飲之,雖冷,甚益人。不可同血食一本作蜜,食作痔疾,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褊苣。今人家常食為白苣。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嘗植野苣,以供廚饌。
  《衍義》曰:苦苣,搗汁傅疔瘡,殊驗。青苗陰乾,以備冬月,為末,水調傅。
  苜蓿
  味苦,平,無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陶隱居云:長安中乃有苜蓿園,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無味故也。外國復別有苜蓿草,以療目,非此類也。
  《唐本》注云:苜蓿莖、葉平,根寒。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酒疸。搗取汁,服一升,令人吐,愈。
  《日華子》云:涼,去腹臟邪氣,脾胃間熱氣,通小腸。
  《衍義》曰:苜蓿,唐˙李白詩云:天馬常銜苜蓿花。是此。陝西甚多,飼牛、馬。嫩時,人兼食之,微甘淡,不可多食,利大小腸。有宿根,刈訖又生。
  蕨
  葉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熱,利水道,令人睡,弱陽。小兒食之,腳弱不行。生山間,人作茹食之。四皓食芝而壽,夷、齊食蕨而夭,固非良物。《搜神記》曰:郗鑒鎮丹徒,二月出獵。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覺心中淡淡成疾。後吐一小蛇,懸屋前,漸乾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之。
  《食療》云:寒。補五臟不足。氣壅經絡筋骨間,毒氣。令人腳弱不能行。消陽事,令眼暗,鼻中塞,髮落,不可食。又,冷氣人食之,多腹脹。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四十 竟
  #1臟:晦明軒本作『淋』。
  #2言:晦明軒本作『得』。
  #3腹:晦明軒本作『實』。
  #4即:晦明軒本作『根』。
  #5苦:晦明軒本作『枯』。
  #6中:晦明軒本作『渾』。
  #7花:原作『秘』,據晦明軒本改。
  #8及:原作『又』,據晦明軒本改。
  #9吐:原作『土』,據晦明軒本改。
  #10按:晦明軒本作『注』。
  #11汁:原作『主』,據晦明軒本改。
  #12在:晦明軒本作『處』。
  #13者:晦明軒本作『如』。
  #14焦:晦明軒本作『消』。
  #15剝:原作『則』,據晦明軒本改。
  #16產:原作『差』,據晦明軒本改。
  #17散:晦明軒本作『噴』。
  #18及:晦明軒本作『極』。
  #19苦:晦明軒本作『草』。
  #20瘊:原作『疾』,據晦明軒本改。
  #21用:晦明軒本作『日』。
  #22寒:晦明軒本作『瘀』。
  #23及:晦明軒本作『又』。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四十一
  宋通直郎辨驗藥材寇宗奭編撰
  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村許洪校正
  菜部中品
  蓼實
  味辛,溫,無毒。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葉,歸舌,除大小腸邪氣,利中益志。馬蓼,去腸中蛭蟲,輕身。生雷澤川澤。
  《藥性論》云:蓼實,使,歸鼻。除腎氣,兼能去癧瘍。葉主邪氣。又云:食之多發心痛,令人寒熱,損骨髓。小兒頭瘡,搗末和白蜜一云和雞子白塗上,蟲出不作瘢。
  孟詵云:蓼子,多食令人吐水。亦通五臟擁氣,損陽氣。
  《日華子》云:水蓼,性冷,無毒。蛇咬搗傅,根莖并用。又云:赤蓼,暖,暴腳軟人,燒灰淋汁浸,捋以蒸桑葉罯,立愈。
  《聖惠方》:治肝虛轉筋。用赤蓼莖、葉切作三合,水一盞,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溫分二服。
  《外臺秘要方》:治夏月暍死,取濃煮汁三升灌之。
  《經驗方》:治腳痛成瘡。先剉水蓼煮湯,令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