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山上水中有鯉不可食。又鯉鮓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合豬肝食之,亦能害人。
  《唐本》注云:骨,主陰蝕,哽不出。血,主小兒丹腫及瘡。皮,主癮疹。腦,主諸癇。腸,主小兒肌瘡。
  《日華子》云:鯉魚,涼,有毒。肉治咳嗽,療腳氣,破冷氣,痃瘕#24。懷妊人治胎不安,絹裹鱗和魚煮羹,熟後去鱗,食之驗。脂治小兒癇疾驚忤。膽治障翳等。腦髓治暴聾,煮粥服之良。諸溪澗中者,頭內有毒。不計大小,并三十六鱗也。
  禹錫云:按大腹水腫通用藥云:鯉魚,寒。《群#25藥對》云:平。陳士良云:無毒。《藥性論》云:鯉魚膽亦可單用,味大苦。點眼治赤腫翳痛。小兒熱腫塗之。蜀漆為使。魚燒為末,治咳嗽,糯米煮粥。
  孟詵云:鯉魚白煮食之,療水腫腳滿,下氣,腹有宿瘕不可食。又修理,可去脊上兩筋及黑血,毒故也。又天行病後不可食,再發即#26死。其在沙石中者,毒多在腦中,不得食頭。
  《食療》云:膽,主除目中赤及熱毒痛,點之良。肉,白煮食之,療水腫腳滿,下氣。腹中有宿瘕不可食,害人。久服天門冬人,亦不可食。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鯉魚眼睛作灰,納瘡中,汁出即可。謹按:魚血,主小兒丹毒,塗之即差。魚鱗,燒,烟絕,研,酒下方寸匕,破產婦滯血。脂,主諸癇,食之良。
  《聖惠方》:治水氣,利小便,除浮腫。用鯉魚一個,重一斤者,治如食法,修事食之。
  《外臺秘要方》:《古今錄驗#27》:療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則出,未出再服。又方:療水病腫。鯉魚一頭極大者,去頭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大升,和魚肉煮,可取二升已上汁,生布紋去滓,頓服盡,如不盡,分為三服,後服溫令暖,服訖當下利,利盡即差。又方:凡腫已潰、未潰者。燒鯉魚作灰,酢和塗之一切腫上,以差為度。
  《千金方》:治暴痢。小鯉魚二枚,燒為末,米飲服之。大人、小兒俱服得。
  《食醫心鏡方》:主肺咳嗽,氣喘促。鯉魚一頭重四兩,去鱗,紙裹火炮,去刺研,煮粥,空腹吃。
  《衍義》曰:鯉魚,至陰之物也,其鱗故三十六。陰極則陽復,所以《素問》曰:魚熱中。王叔和曰:熱即生風,食之所以多發風熱,諸家所解并不言。《日華子》云:鯉魚,涼,今不取,直取《素問》為正。萬一風家更使食魚,則是貽禍無窮矣。
  魁蛤
  味甘,平,無毒。主痿痺,泄痢便膿血。一名魁陸,一名活東。生東海。正圓兩頭空,表有文,取無時。
  陶隱居云:形似紡軖音狂,小狹長,外有縱橫文理,云是老蝙蝠化為,用之至少。而《本經》海蛤,一名魁蛤,與此為異也。
  禹錫云:按《蜀本圖經》云:形圓長,似大腹檳榔,頭有孔,今出萊州。
  鮑魚
  味辛、臭,溫,無毒。主墜墮,骽吐猥切蹶,踒折,瘀血、血痺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勿令中鹹。
  陶隱居云:所謂鮑魚之肆,言其臭也,俗人呼為□魚,字似鮑,又言鹽□之以成故也。作藥當用少鹽臭者,不知正何種魚爾?乃言穿貫者亦入藥,方家自少用之。今此鮑魚乃是鱅魚,長尺許,合完淡乾之,而都無臭氣,要自療漏血,不知何者是真?
  禹錫云:按《蜀本圖經》云:十月後,取魚去腸,繩穿淡乾之,凡魚皆堪食,不的取一色也。據陶注,作藥當用少鹽,不知正何種魚爾?又據《本經》云勿令中鹹,是知入藥,當少以鹽□成之,有鹽則中鹹而不臭,鹽少則味辛而臭矣!古人云: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謂惡人之行,如鮑魚之臭也。考其實,則今荊楚淡魚,頗臭而微辛,方家亦少用。舊云沔州、復州作之,餘皆不出。審《陶注》及《圖經》與《本經》,即所在皆可作之也。又據鮧魚有口小,背黃,腹白者為鮑魚,而療治與鮧魚同。補益,主百病。今《圖經》既不的取一色,可淡乾,此之為是也。
  時魚
  平。補虛勞,稍發疳痼。
  黃魚
  平,有毒。發諸氣病,不可多食。亦發瘡疥,動風。不宜和蕎麥同食,令人失音也。
  魴魚
  調胃氣,利五臟。和芥子醬食之,助肺氣,去胃家風。消穀不化者,作鱠食,助脾氣,令人能食。患疳痢者,不得食。作羹臛食,宜人。其功與鯽魚同。
  鱘魚
  味甘,平,無毒。主益氣補虛,令人肥健。生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鼻上肉作脯名鹿頭。一名鹿肉。補虛下氣,子如小豆。食之肥美,殺腹內小蟲。
  《食療》云:有毒。主血淋。可煮汁飲之。其味雖美,而發諸藥毒。鮓,世人雖重,尤不益人,服丹石人不可食,令人少氣。發一切瘡疥,動風氣。不與乾笋同食,發癰緩風。小兒不與食,結癥瘕及嗽。大人久食,令人卒心痛,并使人卒患腰痛。
  海豚魚
  味鹹,無毒。肉主飛尸、蠱毒、瘴瘧,作脯食之。一如水牛肉,味小腥耳。皮中肪,摩惡瘡,疥癬,痔瘻,犬馬瘑疥,殺蟲。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