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25-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图经衍义本草-宋-寇宗爽-第113页

性論》所說盡矣,但不當言味酸。
  桔梗
  解州 成州 和州
  味辛、苦,微溫,有小毒。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穀,療喉咽痛,下蠱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圖,一名白藥,一名梗草,一名薺苨。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月#36採根,暴乾。節皮為之使。得牡蠣、遠志,療恚怒。得消石、石膏,療傷寒。畏白及、龍眼、龍膽。
  陶隱居云:近道處處有,葉名隱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桔梗療蠱毒甚驗,俗方用此,乃名薺苨。今別有薺苨,能解藥毒,所謂亂人參者便是。非此桔梗,而葉甚相似。但薺苨葉下光明、滑澤、無毛為異,葉生又不如人參相對者爾。
  《唐本》注云:人參,苗似五加闊短,莖圓,有三四椏,椏頭有五葉。陶引薺苨亂人參,謬矣。且薺苨、桔梗,又有葉差互者,亦有葉三四對者,皆一莖直上,葉既相亂,惟以根有心、無心為別爾。
  禹錫等按:《藥性論》云:桔梗,臣,味苦,平,無毒。能治#37下痢,破血,去積氣,消積聚痰涎,主肺氣氣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惡及小兒驚癇。
  《日華子》云:下一切氣,止霍亂轉筋,心腹脹痛,補五勞,養氣,除邪辟瘟,補虛,消痰破癥瘕,養血排膿,補內漏及喉痺,□毒。以白粥解之。
  《圖經》曰:桔梗,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今在處有之。根如小指大,黃白色。春生苗,莖高尺餘。葉似杏葉而長橢,四葉相對而生,嫩時亦可煮食之。夏開花紫碧色,頗似牽牛子也,秋後結子。八月採根,細剉暴乾用。葉名隱忍。其根有心,無心者乃薺苨也。而薺苨亦能解毒,二物頗相亂。但薺苨葉下光澤無毛為異。關中桔梗,根黃#38,頗似蜀葵根。莖細,青色。葉小,青色,似菊花葉。古方亦單用之。《古今錄驗》療卒中蠱下血如雞肝者,晝夜出血石餘,四臟皆損,惟心未毀,或鼻破待死者。取桔梗搗屑,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不能下藥,以物校口開灌之。心中當煩,須臾自定,服七日止。當食豬肝臛以補之,神良。《集驗方》療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燥,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是肺癰。治之以桔梗、甘草各二兩炙,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膿血則差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咬之只是腥澀不堪。凡使,去頭上尖硬二三分已來,并兩畔附枝子。於槐砧上細剉,用百合水浸一伏時,漉出,緩火熬令乾用。每修事四兩,用生百合五分搗作膏,投於水中浸。
  《聖惠方》:治馬喉痺并毒氣壅塞。用桔梗二兩去蘆頭剉,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分溫三服。又方:妊娠中惡,心腹疼痛。用桔梗一兩細剉,水一中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非時溫服。
  《外臺秘要》:治卒客忤停尸不能言者。燒桔梗一兩,末,米飲服,仍吞麝香如豆大許,佳。
  《千金方》:治喉閉并毒氣。桔梗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又方:鼻衄方。桔梗為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亦止吐下血。
  《百一方》:若被打擊,瘀血在腸內,久不消,時發動者。取桔梗末,熟水下刀圭。
  《經驗後方》:治骨曹風,牙疼腫。桔梗為末,棗穰和圓如皂子大,綿裹咬之。腫則荊芥湯漱之。
  《簡要濟眾》:治痰嗽不定喘急。桔梗一兩半,搗羅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溫服。
  《子母秘錄》:治小兒卒客忤死。燒桔梗,末三錢匕,飲服。
  杜壬:治上焦有熱,口舌咽中生瘡,嗽有膿血。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食後細呷之,亦治肺壅。
  《梅師方》:治卒蠱毒,下血如鵝肝,晝夜不絕,臟腑敗壞。桔梗搗汁,服七合佳。
  《衍義》曰:桔梗,治肺熱氣奔促、嗽逆,肺癰排膿。陶隱居云:俗方用此,乃名薺苨。今別#39薺苨,所謂亂人參者便是,非此桔梗也。《唐本》注云:陶引薺苨亂人參,謬矣。今詳之非也。隱居所言,其意止以根言之,所以古亂人參。《唐本》注卻以苗難之,乃本注誤矣。
  莨音浪菪音蕩
  秦州
  味苦、甘,寒,有毒。主齒痛出蟲,肉痺拘急,使人健行,見鬼,療癲狂風癇,顛倒拘孿。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輕身,走及奔馬,強志益力,通神。一名橫唐,一名行唐。生海濱川谷及雍州。五月採子。
  陶隱居云:今處處有。子形頗似五味核而極小。惟入療顛狂方用,尋此乃不可多食過劑爾。久服自無嫌,通神健行,足為大益,而《仙經》不見用。今方家多作狼唐。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莨菪子,主痃癖,安心定志,聰明耳目,除邪逐風,變白,性溫不寒,取子暴乾。隔日空腹水下一指捻勿令子破,破即令人發狂。亦用小便浸之令吸#40,小便盡曝乾,依前服之。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葉似王不留行、菘藍等。莖、葉有細毛,花白,子殼作罌子形,實扁細,若粟米許,青黃色。所在皆有。六月、七月採子,日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