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动字相承篇参观。②
○1此处「也」字助全句,非仅助上承动字之读。
○2参【5.13.2】节。
「也」助实字
【9.3】「也」字助实字。凡实字之注意者,借助「也」字,则辞气不直下,而其字有若特为之揭出矣。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余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
【9.3.1】公名有助以「也」字者。
[322]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士」公名,而助以「也」字,一顿,以指注意之所在。名字篇已言之矣。①
[323]又滕下: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②
[324]左庄二十八: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
[325]又僖二十八: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③
[326]公僖四: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
[327]庄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28]又: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329]又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诸引内,曰「鹅」,曰「舞」,曰「盟」,曰「役」,曰「夷狄」,曰「鸟」,曰「人」,曰「臣」,诸公名皆助「也」字,借此一顿,特地指出,方接下文,此所谓顿住起下也。凡「也」字助字,皆此义也。
○1此指【1.5.3】节。
○2「也」字助「其母杀是鹅」,非仅助「是鹅」。
○3第二「也」字助「晋于是役」,非仅助「是役」。
【9.3.2】本名有助以「也」字者。
[330]论公冶:赐也,非尔所及也。
[331]又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332]又:回也,非助我者也。
[333]孟万下: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334]左襄二十一: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①
[335]又隐十一:吾将使护也助吾子。②
[336]又昭二十八:吾与戎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
[337]又哀十一:须也弱。
[338]公襄二十九: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339]公庄三十二: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
[340]庄大宗师:丘也请从而后也。——诸本名后,助以「也」字,与公名助「也」字者同义。
名字助以「也」字,当重读,经生家即解以假设之辞。不知字经重读,则文势一顿,即有含而未伸之意。其有假设之辞者,势也,非字也。
[341]左传文公七年云: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子」,公名也,助以「也」字而承以「才」字,读之,自觉有含意未伸者矣。
[342]又宣四年云: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椒」,本名,助以「也」字,义同上。
又凡「也」字所助,其所指之事,不在当前,即在将来,从未有助夫已往之事者。助已往者,惟「矣」字为然。前两引,一曰「此子也才」,一曰「椒也知政」,皆指将来之事,犹云「此子异日而竟才」也,犹云「他日椒如知政」也云尔。
①②[334][335]字所助为读,非仅助「虎」与「护」。
【9.3.3】其余实字,有助「也」字者,要皆藉以停顿而引起下文也。「也」字助静字者,惟为论断其是非而已。
[343]孟子离娄下有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才」两静字,而助以「也」字者,是犹云“子弟之德本中也,而以不中养之;其能本才也,而以不才养之」也。①是则「也」字仍有论断其为「中」为「才」之口气。然则「也」助静字,不为读,不为句,而惟以助其停顿之势者,未之见也。
「也」字助代字,经史中仅见。
[344]庄子人间世云: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予」,指名代字,助以「也」字,所以顿住而起下也。然此乃仅见之句。询问代字助「也」字者,「何」字而已。②详见询问代字篇。③
「也」字助动字,所以直指其动字之行,其为用也同乎名。
[345]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泚也,非为人泚。——「泚」内动字也。「泚也」者,所以解其动字之行,而用如名字之为起词也。
[346]论卫灵: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347]庄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48]又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349]韩五箴:行也无邪,言也无颇。
[350]又,从也为比,舍也为仇。——诸引内动字,助以「也」字,皆可视同名字。
「也」字有助静字而成为状字者。如「今也」「昔也」之类。④
[351]庄子山木云: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虚而今也实。
至[352]论语:必也使无讼乎。
[353]又雍也:必也圣乎。——所谓「必也」,亦视同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