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95]榖僖二: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而置之外*也。
[496]韩讳辨: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凡言「则是」,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之或同或不同也。「则」字后加「是」字者,所以确指其理也。
不加者亦有焉。
[497]孟子梁惠王上云:则王许之乎?——此又推上文之不可以为是也。由是,
[498]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下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④
[499]又告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500]庄天地: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501]韩读荀子:则雄者,亦圣人之徒与!——所引「则」字,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无异也,唯口气有反正之辨耳,学者当审之。惟然,
而[502]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则小固不可以当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三句,「则」字亦推论之词,「然」字重指上文一顿,「则」字承之。
经生家习见经史中「然则」二字连用,即以两字囫囵断为推理之词,盖不思之甚也。间有去「则」字而惟用「是」字以决所推之理者。如:
[503]孟子万章上云:是无义无命也。
[504]又万章下云: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505]韩文原道云:是亦责冬之裘者曰,云云。
[506]又祭鳄鱼文云: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诸引「是」字,皆确指所推之理也。
又经籍中习以「何则」两字连用。不知「何」字接上文而设为问者,表词也。「则」字承之,所以申言其故,以答「何」字之问。已见代字篇矣。
[507]汉赵充国传赞: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埶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508]又刘歆传: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509]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则」字后皆决言其故,即以答「何」字之问也,犹表词也,故识焉。
「则」字通用,不外是矣。
○1马氏说:‘「则」字后皆为表词,’殊嫌孟浪,例句中甚多「则」字后非动字即读。
○2此处措辞不甚确切,这里无所谓上下文详略攸分,只是有若干事物可以相提幷论,「则」字之前的词语表示「则」字之后的事物在哪一点上(位置、方面、 用途等)互相区别或对待。
○3这里所说「属次」应即偏次。
○4[498]与[462]重复,马氏将同一例归入两项中,未细审。
【8.2.3.4】而经史中「则」字,其不可以常解解者益寡。斯、即两字有用如「则」字者。
「则」字别解。
[510]书洪范:女则有大疑。
[511]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
[512]燕策: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513]史高祖本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言。——经生家解四「则」字,谓「若」也,假设之辞,文义较顺。「则」字常解,决词也,所以足句也,后乎读者也。今四「则」字皆附于读,则非常解明矣。且古文以「则」「即」两字音同互用,而「即」字有解作「若」字,故「则」字从同。至经籍中其它「则」字,要莫逃乎以上三说。而经生家有以解作「其」字「而」字「乃」字者,臆说也。
斯。
[514]论子张: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515]又乡党:杖者出,斯出矣。
[516]又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517]孟尽下: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四「斯」字皆可作「则」字解。案论语之以「斯」字解作「则」字者,犹史记之用「即」字者,此可以觇世代之别。
即。
[518]史项羽本纪: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19]又匈奴列传: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待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520]又季布列传: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以上所引,除「单于即不能」一读,皆可作「则」字解。
而[521]史记项羽本纪云: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22]汉书项籍传则云:行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皆作「则」字。
然有史记作「则」字而汉书作「即」字者。如:
[523]史记高祖本纪云:沛今诛令,择弟子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
[524]汉书高帝纪乃云: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家室完。
总之,「则」「即」两字虽可互用,而辞气有缓急之别,学者所当辨也。
【8.2.4】「而」「则」两字外,其它承接连字,率皆假借于动、状等字。凡事理可分举者,则承以「或」字;事有蝉联而至者,承以「既」字或「又」字。而「既」「又」两字又互为呼应者。若上文辞气毕而后事可类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