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连之。①此种句法,有自三字以至七八字,数十字者,爰分引之。
三字句。
[70]庄逍遥游:怒而飞。——「怒」「飞」两动字,中间「而」字,以明「怒」「飞」两事先后过递之情。
[71]又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72]楚策:骥于是俛而喷,伸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所引句中,「而」字皆参两动字间。
至上下两动字一反一正而成为四字者。如:
[73]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4]又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7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荣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此种句法,经传有不胜引者。
又前后动字,其第二动字有「之」字为止词者,中参「而」字,亦成四字。如:
[76]孟子公孙丑下云:环而攻之∣委而去之。
[77]又万章上云:予既烹而食之。
以及第一动字为有形迹可见者,后承其它动字,率以「而」字联之,可成为四字者。如
[78]孟子离娄下云:又顾而之他∣仰而思之。
[79]又梁惠王上:反而求之。
[80]韩文张中丞传后叙: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81]论语微子云: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82]左传隐五年云: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飮至,以数军实。——诸句皆详于动字相承篇矣。
[83]汉书陆贾传云:陛下安得而有之?
[84]又匈奴传云:其世传不可得而次。
[85]孟子万章上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86]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诸句助动「得」字后直承散动,往往间以「而」字,亦变例也。②动字相承篇内未载,今补志焉。
至五字句最古,今则古文家用成滥觞矣。
[87]论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质直」者,名字与其表词也。而「好义」「察言」「观色」三者,皆动字偕其止词也。中参「而」字,其法不板。
[88]孟尽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截皆动字与其止词也。
[89]庄胠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工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川竭」者,起词与其坐动也。「谷虚」「丘夷」「渊实」同,中参「而」字,句法有蝉联之势。
[90]史自序: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91]又: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92]又: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93]汉贾谊传: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
[94]韩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95]又文畅师序: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
[96]又盘谷序:粉白黛縁者,列屋而闲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以上所引,五字之变尽之矣。
至后人为之,类皆以静字塞之,文气弱矣,见下。
六字句,有上截三字,下截两字,中间「而」字者,亦有上两下三者。
[97]孟离上: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旷安宅」者,外动与其止词也,此上截三字。「弗居」者,即「弗居安宅」也,下截两字。中间「而」字,此动字相承例也。
[98]史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99]庄齐物论: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此皆上截两字而下截三字,皆各为一读,故「而」字连之,以明其相因之理。
[100]韩上李侍郎书:惟是鄙钝,不通晓于时事,学成而道益穷,年高而智益困。
[101]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02]又: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103]又燕喜亭记: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
——所引皆六字句,可见一斑矣。
七字句法不一。
[104]孟离上: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在求诸难。——此上下两截各为三字,中间「而」字,最习见也。
[105]又: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106]史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在知荣辱。
[107]庄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在大盗起。
[108]史李斯列传:今弃击瓮叩*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109]汉贾谊传: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