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来朝。朝,直遥反。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商任,某地。
  ○任音壬。
  庚子,孔子生。
  [疏]“庚子,孔子生”。
  ○释曰:仲尼以此年生,故传因而录之。《史记世家》云襄公二十二年生者,马迁之言,与经典不同者非一,故与此传异年耳。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疏]“公至自会”。释曰:此与二十一年“公如晋”皆月者,依传例“月者有危”,传不记危之事,未可知也。何休云“善公能事大国”,案下法随会公至不月,则何说非。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
  公至自会。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巳巳,杞伯匄卒。匄,古害反。
  夏,邾畀我来奔。畀,必二反。
  葬杞孝公。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及庆寅,庆寅累也。
  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光反称弟言归,无罪明矣。
  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曲沃,晋地。
  ○复,扶又反。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渝。雍渝,晋地。
  ○雍,於用反,又如字。渝,羊朱反。言救后次、非救也。恶其不遂君命而专止次,故先通君命而后言次,尊君抑臣之义。郑嗣曰:“次,止也。凡先书救而后言次,皆非救也。”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此师本欲止聂北,遥为之援尔,随其本意而书,故先言次而后言救。豹本受君命救晋,中道不能,故先言救而后言次。若郑伯未见诸侯,而曰如会,致其本意。
  ○恶其其乌路反,不传“恶之”同。聂北,不辄反。中道,丁仲反,又如字。
  [疏]“言救”至“救也”。
  ○释曰:后言次为非救,则以僖元年先言次即是救,彼传亦云非救者,其实言次,则并是非救,但传各随其本意而释之,郑嗣言之详矣。

  己卯,仲孙速卒。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其日,正臧孙纥之出也。正其有罪。蓫伯玉曰:“不以道事其君者,其出乎?”必不见容。
  ○籧,其居反。
  晋人杀栾盈。恶之,弗有也。不言杀其大夫,是不有之以为大夫。
  齐侯袭莒。轻行掩其不备曰袭。
  ○轻,遣政反,又如字。
  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
  仲孙羯帅师侵齐。
  夏,楚子伐吴。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齐崔杼帅师伐莒。
  大水。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公至自会。
  陈针宜咎出奔楚。针,其廉反。咎,其九反。
  叔孙豹如京师。
  大饥。五穀不升为大饥。升,成也。一穀不升谓之嗛,嗛,不足貌。
  ○嗛,去簟反。二穀不升谓之饥,三穀不升谓之馑,馑音近。四穀不升谓之康,康,虚。五穀不升谓之大侵。侵,伤。
  [疏]“五穀”至“大侵”。
  ○释曰:“二穀不升谓之饥,”今经云“大饥”,故传云“五穀不升”也。谓之嗛,谓之康,嗛是不足之貌,康是虚荒之名。“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又谓之大饥者,以经云“大饥”,是传文顺经言之,经所云“大饥”者,谓五穀不熟也。其实大侵者,大饥之异名,通而言之,正是一物也,传欲分析五种之名,故异言之耳。徐邈云“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何休云“有死曰大饿,无死曰饥”,并以意言之,与《穀梁》异也。

  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涂,垩饰。
  ○榭音谢。涂,乌路反,又乌路反。弛侯,廷道不除。弛,废也。侯,射侯也。废侯不燕射,廷内道路不脩除。
  ○弛侯,式氏反。廷道,徒佞反,朝廷之道也,一音庭。
  [疏]注“弛废”至“燕射”。
  ○释曰:凡大射为祭择士,宾射则接宾而射,燕则因欢燕而为射。既国大饥,君不宜燕乐,故注举燕射言之,其实尚不祭鬼,神亦不应有大射宾射之礼,故传以弛侯总之。或以为燕射一侯,礼最省,故举之以明馀者亦不为之耳,理亦通之。

  百官布而不制。官职脩列,不可阙废,不更有造作。鬼神祷而不祀,《周书》曰:“大荒有祷无祀。”
  [疏]注“周书”至“无祀”。
  ○释曰:《周书》者,先儒以为仲尼删《尚书》之馀,今据其书与《尚书》不类,未知是与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