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0-语录

86-河南程氏遗书-宋-程颢-第27页


  丧事,人所不勉处;酒,人所困处,孔子于中间处之得宜。
  玩心精明,上下同流。
  敬下驴不起。世人所谓高者却是小,陈先生大分守不足。○足一作定。
  尧、舜极圣,生朱、均。瞽、鲧极愚,生舜、禹。无所不用其极。
  开物成务,有济时一作世。之才。
  禹不矜不伐,至柔也,然乃见刚。
  以诚意气楪子,何不可?若有为果子,系在他上,便不是。信得及便是也。气,一作几。
  九德最好。
  不学,便老而衰。
  应卒处事。
  不见其大,便大。
  职事不可以巧免。
  雍置师〔一〕内郡养耕,外郡御守。
  兵能聚散为上。
  把得地一作性。分定,做事直是不得放过。
  韩信多益善办,只是分数明。
  微仲焚禁山契书。
  义勇也是拘束太急,便性轶轻劣。大凡长育人材,且须缓缓。
  兵阵须先立定家计,然后以游骑旋,旋量力分外面与敌人合,此便是合内外之道。若游骑太远,则却归不得。至如听金鼓声,亦不忘却自家如何,如苻坚养民,一败便不可支持,无本故也。
  坐井观天,非天小,只被自家入井中,被井筒拘束了。然井何罪?亦何可废?但出井中,便见天大。已见天如此大,不为井所拘,却入井中也不害。
  致知,但知止于至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之类,不须外面,只务观物理,泛然正如游骑无所归也。
  即目所学便持。吾斯之未能信,道着信,便是止也。
  晋书谓吾家书籍当尽与之。岂止与之,当再拜而献之。
  病昏不为他物所夺。只有正气,然犹有力,知识远过于人,况吾合天地之道,安有不可?
  须是无终食之间违仁,即道日益明矣。陈本有此两段。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八
 二先生语八
  「传不习乎」,不习而传与人。
  「学则不固」,连上说。
  「有马者借人乖之。」吾力犹能补史之阙文。当史之职而能阙疑以待后人,是犹有马者借人乘之也。
  能言不怍者难。
  「君子义以为质」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
  可使之往,不可陷以罔。
  「君子矜而不争」,矜尚之矜。
  南官适以禹、稷比孔子,故夫子不答也。
  「果哉,末之难矣」,果敢之果,不知更有难事,他所宗晓,轻议圣人。孔子击磬,何尝无心,荷蒉于此知之。
  辟世辟言辟色,非有优劣,只说大小次第。
  灵公问陈,孔子遂行,言语不相投。
  「不占而已」,有吉凶便占,无常之人更不待占。
  三代直道而行,毁誉公。
  「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循守旧迹,亦不能入圣人之室。
  「论笃是与」,言笃实时与君子与色庄。
  「鲁、卫之政兄弟也」,言相近也。
  「知及」,「仁守」,「庄莅」,「动礼」,为政始末。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不肯为仁,如蹈水火。
  「政远恐泥」,不可行远。
  先传后倦,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
  「吾其为东周乎!」东迁以后,诸侯大夫强僭,圣人岂为是乎?匏瓜「系而不食」,匏瓜无所为之物,系而不动。
  子乐,弟子各尽其诚实,不少加饰,故孔子知由之不得其死。
  「性相近也」,生质之性。
  「小知」「大受」,不可以小知君子,而可以当大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其谁以易之?谁肯以夫子之道易己所为?
  佛肸召,欲往而不往者何也?圣人示之以迹,子路不谕九夷浮海之类。示之,一作示人。
  尧曰:予小子履。少汤字。
  周公谓鲁公三句,反履说,不独不施〔一〕其亲,又当使大臣不怨,至公不可忘私,又当全故旧。
  「大德」「小德」,如大节小节。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至亲不如仁贤。
  「因不失其亲」,信本不及义,恭本不及礼,然信近于义者,以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者,以远耻辱也,因恭信不失其所以,一无以字。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也。如言礼义不可得见,得见恭信者斯可矣。
  子张、子夏论交,子夏、子张告人各有所以,初学与成德者事不同。
  「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以其道得去贫贱,如患得之。
  「卿以下必有圭田」,祭祀之田也,禄外之田也。
  「余夫二十五亩」,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至八口为率,受田百亩,如有弟,是余夫也,俟其成家别受田也。
  「廛而不征」,市宅之地已有廛税,更不征其物。
  「法而不廛」,税有常法,不以廛故而厚其税。
  「廛无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