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0-语录

62-新学伪经考--康有为-第55页

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作《训故》。《汉书艺文志》
  竦为莽臣,歆友,林师。传称「博学」、「喜文采」,伪学之传,有所受矣。《艺文志》推本张敞以传至杜林,考敞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上封事引《春秋》讥世卿,皆用今文,安有所谓古字?是犹国师作法而诬及子政,景伯传经而托之贾谊也。诬其祖也。
  杨雄
  雄少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通训诂不为章句,乃刘歆新开之学派也。雄身为僚友,自当用之。
  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时人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史记》皆用今文家说,如讥宋宣之启争,褒宋襄之能让之类,皆与伪《左氏》相反。左氏既与圣人同好恶,史公自「不与圣人同是非」矣。盗憎主人之故智,不足辨矣。
  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篡》;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用心于内,而不求于外,于时人皆曶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以上《汉书杨雄传》
  莽之放《大诰》,雄之作《太玄》《法言》,亦可见当时风气莫不欲伪托圣人。然莽伪而人得以操、懿之为贼诛之,雄伪而人得以吴、楚之僭王绝之;独至歆伪,则其术更巧,蔽蒙群言,晻昧千载,圣人之大统几取而代焉。君臣之间,有幸有不幸也。《赞》云「诸儒或讥以为雄非圣人而作经。」则其为众儒所讪,亦等于歆矣
  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杨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篡篇》,顺续《苍颉》,又易《苍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汉书艺文志》
  辨见《〈汉书艺文志〉辨伪》。
  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鉅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以上《汉书杨雄传》
  雄、歆为密交,雄有所作,歆观之;歆有所作,雄亦知之必矣。棻为歆子而从雄学,学出于一也。今取雄书奖伪之言条录之如左:以雄与歆同时,人罕知其受歆学者,故详列之。其王充、王符、仲长统之流,生古学大盛后,沾染风气,理固宜然,不复录焉
  或曰:《易》损其一,虽蠡知阙焉。至《书》之不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惜乎《书序》之不如《易》也!彼数也,可数焉故也。如《书序》,虽孔子亦未如之何矣。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而《酒诰》之篇俄空焉,今亡夫!《法言问神篇》
  此言《易》损其一,仅指《说卦》,则《序卦》《杂卦》二篇,此时尚未增入。
  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理者莫辨乎《春秋》。《法言寡见篇》
  按:叙五经次第与《汉志》合。《诗》后于《礼》者,或歆初成《周礼》时,欲以为周公之典而尤尊大之欤?
  或问: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法言重黎篇》
  或问《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太史迁,曰:实录。同上
  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日甲乙,辰寅卯,声角,色青,味酸,臭膻,形诎信,生火,胜土,时生,藏脾,亻存志,性仁,情喜,事貌,用恭,撝肃,征旱,帝太昊,神句芒,星从其位。《太玄数篇》
  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日庚辛,辰申酉,声商,色白,味辛,臭腥,形革,生水,胜木,时杀,藏肝,亻存魂,性谊,情怒,事言,用从,撝乂,征雨,帝少昊,神蓐收,星从其位。同上
  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日丙丁,辰巳午,声征,色赤,味苦,臭焦,形上,生土,胜金,时养,藏肺,亻存魂,性礼,情乐,事视,用明,撝哲,征热,帝炎帝,神祝融,星从其位。同上
  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日壬癸,辰子亥,声羽,色黑,味咸,臭朽,形下,生木,胜火,时藏,藏肾,亻存精,性智,情悲,事听,用聪,撝谋,征寒,帝颛顼,神玄冥,星从其位。同上
  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日戊巳,辰辰未戌丑,声宫,色黄,味甘,臭芳,形植,生金,胜水,时该,藏心,亻存神,性信,情恐惧,事思,用睿,撝圣,征风,帝黄帝,神后土,星从其位。同上
  按:此与《月令》全合。观雄之言《周官》《左氏》《书序》《月令》,则其传古学昭昭矣。
  文王渊懿也。重《易》六爻,不亦渊乎!《法言问明篇》
  雄书皆言文王重卦,无言作上下经者。歆之伪《易》最后,时尚未有此说也。
  灾异,董相、夏侯胜、京房。《法言渊骞篇》
  言京不言孟,则《汉志》云「孟氏得《易》家阴阳灾变」者非也。此二条与歆说不合,然适足以证其伪妄之迹,故并列焉。
  杜子春
  歆末年乃知《周官》周公致太平之迹,迹具在斯。奈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