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青山>、尾。
元《中原音韵》,南吕宫曲二十一章:(本无宫字,今补入)<一枝花>、(即<占春魁>)、<梁州第七>、隔尾、<牧羊关>、<菩萨梁州>、<玄鹤鸣>、(即<哭皇天>)、<乌夜啼>、<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即<楚江秋>)、<贺新郎>、<梧桐树>、<红芍药>、<四块玉>、<草池春>(即<斗虾蟆>)、<鹌鹑儿>、<阅金经>(即<金字经>)、<翠盘秋>(亦入中吕,即<干荷叶>)、<玉交枝>、煞、黄钟尾。
[案:(元陶九成) 《辍耕录》,南吕宫曲二十章;
(明臧懋循)《元曲选》,南吕宫三十九章,与此不同。)
仙吕宫
《琵琶录》:宫七调,第六运仙吕宫。
《宋史律历志》:”夷则之宫为仙吕宫。”
《补笔谈》:下工(《燕乐三书》引作「下一」,误!)字配夷则。
又,夷则宫今为仙吕宫,杀声用(下)工字(夷则)。
又,仙吕宫用九声,紧(?高)五、下凡、(下)工、尺、上、下一、高四、六、合。(七商之林钟商、七羽之仙吕调,同(均)。)
《词源》:夷则(之)宫俗名仙吕宫。
[案:七宫之第六运,即案琵琶大弦之第六声也。
黄钟一均,既实用(夹钟均之)太簇(一)、夹钟(二)、仲吕(三)、林钟(四)、南吕(五)、无射(六)、黄钟(七)之七律。(不知作者为何称其为黄钟一均。)则此调居第六,名为夷则,实应无射,(宋之夷则,与唐之无射同高),故不曰夷则宫,而曰仙吕宫也。
仙吕宫即琵琶之工字调,故杀声用(下)工字(夷则)也。)
《宋史乐志》:“政和四年正月,大晟府言,宴乐清宫调多不正。如
以无射(均)为黄钟宫、
以夹钟(均)为中吕宫、
以夷则(均)为仙吕宫之类。”
考仙吕非律名,与正宫、高宫(?)、 道调宫一例,不可与黄钟、中吕二宫相提并论也。(正宫确属黄钟均、、道调宫确属中吕均,然因何举高宫为例?)
《宋史乐志》:教坊所奏凡十八调——
四十大曲,仙吕宫曲三:<梁州>、<保金枝>、<延寿乐>;
队舞大曲 十八,仙吕宫曲一:<甘露降龙庭>;
曲 破二十九,仙吕宫曲一:<王母桃>;
小 曲二百七十,仙吕宫曲九:<折红叶>、<鹊渡河>、<紫兰香>、<喜见时>、<猗兰殿>、<步瑶阶>、<千秋乐>、<百和香>、<佩珊珊>;
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仙吕宫曲一:<倾杯乐>。
[案:柳永《乐章集》仙吕宫有<倾杯乐>、<笛家>、<鹤冲天>三曲,
张先《子野集》仙吕宫有<燕台春慢>、<好事近>二曲,
《姜白石集》自制曲仙吕宫有<暗香>、<疏影>二曲,
《碧鸡漫志》仙吕宫有<凉州>,
又(周密)“天基圣节排当乐次”夷则宫有<上林春引子>(觱粟起)、<万岁梁州曲破>(同上)、<圣寿永歌曲子>(同上)、<捧瑶后慢>(琵琶起)、<寿长歌曲子>(唱)、<花梢月慢>(稽琴起)、六曲。
夷则宫即仙吕宫也。)
金院本仙吕宫六曲:<赏花时>、<天下乐>、<点绛唇>、<六么令>、<六么遍>(见(元陶九成) 《辍耕录》仙吕宫)、<胜葫芦>。
[案:金院本无仙吕宫,但有仙吕调。
今以《中原音韵》及《辍耕录》考之,此六曲是仙吕宫,故载于此,其余皆载入仙吕调。)
元《中原音韵》,仙吕宫(本无宫字,今补入)曲四十二章:<端正好>(楔儿)、<赏花时>、<八声甘州>、<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咤令>、<鹊踏枝>、<寄生草>、(六么序)、<醉中天>、<金盏儿>(即<醉金盏>)、<醉扶归>、<忆王孙>、<一半儿>、<瑞鹤仙>、<忆帝京>、<村里迓古>、<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胜葫芦>、<后庭花(亦作煞)>、<柳叶儿>、<青哥儿>、<翠裙腰>、<六么令>、<上京马>、<祆神急>、<大安乐>、<绿窗愁>、<穿窗月>、<四季花>、<雁儿>、<玉花秋>、<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锦橙梅>、<双雁子>、<太常引>、<柳外楼>、赚煞尾。
案:(元陶九成) 《辍耕录》仙吕宫曲三十六章,
(明臧懋循)《元曲选》仙吕宫六十一章。与此不同。
黄钟宫
《琵琶录》:宫七调,第七运黄钟宫。
《宋史律历志》:无射之宫为黄钟宫。
《补笔谈》:下凡字配无射。
又:无射宫今为黄钟宫,杀声用(下)凡(无射)字。
又:黄钟宫用九声:高五、下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
(七商之越调、七羽之黄钟羽,同(均)。)
《词源》:无射(之)宫俗名黄钟宫。
[案:七宫之第七运,即案琵琶大弦之第七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