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过庭云:或恬淡雍容,内含筋骨;或折锉槎枿,外耀锋芒。坡仙云:吾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
布置
诀云:长短阔狭,字之态度;点画斜曲,字之映对。先主后宾,卑奉尊接。审其疏密,取其停匀。空则补就,孤则扶持。以下承上,以右应左;以大包小,以少附多。
蔡邕云: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皆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相背。
欧阳询云: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
姜尧章云:疏欲风神,密欲苍老。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须下笔劲净,疏密得均。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书法三昧云:如中字孤单,则居中;龙字相并,则分左右为二停,訩字则分左右中为三停,云字则分上下为二停,素字则分上下中为三停。凡四方八面,点画皆拱中心。左短者齐上,右短者齐下。重画上仰下覆,重捺上留下放。重字上小下大,左促右展。
纂要云:位置大停。又唐人经生之弊,绝无位置,终不成书。
运用
三昧云:一点一画之间,三过其笔。一点微如粟米,亦分三过。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顾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
郭若虚云:气韵本乎运心,神采生于用笔。夫画有三病,一曰版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状平褊,不能圆混也;二曰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度,钩画之际,妄生圭角也;三曰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滞,不能流畅也。
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
又云: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韵。
书指云:书贵质不贵工,贵淡不贵艳,贵自然不贵作意。质非鄙俗之谓也,清庙明堂,大雅斯在是已。淡非浮易之谓也,太羹玄酒,至味存焉是已。自然非信手放意之谓也,不事追琢,神气浑全,险易同涂,繁简一致是已。
肥瘠
卫夫人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梁武帝云: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虞永兴云:侧管则钝慢多肉,直锋则干枯露骨。比其悟也,粗而不钝,细而能壮,长而不为有馀,短而不为不足。
欧阳询云:不可瘦,瘦则形枯。不可肥,肥则质浊。
张怀瓘云:马以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必骨肉相称,神貌洽然。若筋骨不任其脂肉,在马为驽骀,在人为肉疾,在书为墨猪。准其病状,未即已也。惟题署及八分,肥密可也。
徐浩云:筋骨不立,脂肉何附?笔须藏锋,不然有病。鹰隼乏彩,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翚翟备色,翩翩百步,肉丰而力沉也。华彩高翔,则书之凤凰矣。
黄鲁直云:肥不露肉,瘦不露骨。
诀云:书以骨为体,以主其内;以肉为用,以彰其外。气宜清,色宜温;骨宜丰,肉宜润。
方圆
崔子玉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
虞世南云:字体质滞,为目所视。如水在方圆,岂由乎水。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不同,远近则异。
变通异诀云:方以圆成,圆由方得。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书之病也。
张怀瓘云: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亦犹人之指腕,促则如指之卷,赊则如腕之屈。然须裹之以皮肉,若露筋骨,是乃病也。
姜夔云: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欲方,草欲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方圆曲直,不可显露,直须涵泳,一出自然。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方长严肃为体,圆转轻健为用。欧、颜方正,虞、永匀圆。
迟速
笔势论云: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初,结思成矣。笔不欲急,何也?笔为将军,故须持重。心不欲迟,何也?心为箭锋,迟则中物不入。
诀云:能速而速,谓之入神;能速不速,谓之赏会。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淹滞则骨肉重慢。纵横斜直,不速而行,不止而缓,腕不停笔,笔不离纸。心不速而神气短,笔不迟而神色枯。一迟一速,刚柔相济。
孙过庭云: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令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迟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心闲手敏,难以兼通焉。
姜尧章云: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必先能速,而后能迟。若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则多失势。
劲软
隶诀云:方劲古拙,挑拔平硬。国史补云:草瘦硬易,肥劲难工。诀云:刚纵其柔,柔纵其刚。笔势论取形质快健,手腕轻便。八法诀云:点欲坚如铁,勾欲力如银。点横无力而不险,勾短棘针而有力。横画藉于竖趯,趯则笔劲涩。掠撇法在涩而劲,意欲畅而婉。啄用轻劲为胜,去浮怯重滞。磔<走历>重锋,缓则势肥,须遒劲而迟涩之。草诀挑法:揭欲利,按欲轻,轻则骨劲,重则质钝。故云形圆则润,势疾则涩,以紧而劲,以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