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
己未 汴州军乱。皇太子适监国。帝崩,皇太子适践位,是谓文孝皇帝。葬代宗于元陵。
贬相常兖,以崔佑甫为相,郭子仪为尚父。
庚申 改元建中。朱泚领四镇节度使。刘文喜以泾州乱。册宣王诵为皇太子。杨炎为相,
刘晏贬忠州,寻赐死。
辛酉 卢杞为相,贬相杨炎崖州司马。尚父郭子仪卒。淄青李正己卒,其子纳自立。梁崇义反淮西,帅李义烈讨斩之。田悦围邢州,马燧救之,田悦败走。
壬戌
癸亥 李希烈陷汝州,执刺使李元平,东都行营节度使哥舒曜讨李希烈,兵马使刘德信及李希烈战于扈涧,败绩。命泾州姚令言以本军救东都,兵至作乱,入长安,立朱泚为帝于含元殿。浑瑊奉帝出居奉天。朱泚兵顿乾陵。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救奉天,朱泚退保京城。李怀光以本军叛。李希烈陷襄阳、许、郑及汴州,哥舒曜走洛阳。贬宰相卢杞新州司马。
经世之辰二千二百六十一
甲子 唐文孝皇帝五年。在奉天,改元兴元。王武俊格命,李怀光走河东。帝移军梁州,浑瑊及吐蕃败朱泚于武功。李晟收京师。泾原兵马使田希鉴杀冯河清,以泾州叛。李抱真、王武俊败朱滔于泾城。淄青李纳亦归款。田希鉴杀姚令言以泾州降。李晟平泾乱,杀朱泚。李希烈将李澄以滑州格命,刘洽、曲环败李希烈于陈州。卢翰为相。
乙丑 改元贞元。李希烈陷南阳。浑瑊平李怀光于河中。
丁卯 张延赏、柳浑、李泌为相。浑瑊会吐蕃于平凉,吐蕃窃发于会,浑瑊逃归。马燧请之謬也。
戊辰 福建军乱,邠宁亦军乱。李晟、马燧、李泌连相国。征夏县处士阳城为谏议大夫。
己巳 董晋、窦参为相。韦皋破吐蕃于巂州。
庚午 吐蕃陷北庭。
辛未
壬申 襄州军乱。赵憬、陆贽为相。贬相窦参郴州别驾。吐蕃入寇。
癸酉 贾眈、卢迈为相。宣武军乱。
甲戌 南昭异牟寻破吐蕃于神川,韦皋破吐蕃于峨和。元谊以田绪叛于洺,黄少卿以邢叛。
乙亥
丙子 崔损、赵宗儒为相。
丁丑 韦皋破吐蕃于巂州。
戊寅 郑余庆为相。栗鍠杀刺史以明州叛。
己卯 汴州军乱。吴少诚以陈、蔡叛。伐淮西不利。
庚辰 伐蔡不利,又伐又不利。徐州军乱。贬相郑余庆郴州司马。齐抗为相。蔡州吴少诚顺命。
辛巳 韦皋大破吐蕃于雅州,封皋南康郡王。
壬午
癸未 高郢为相。吐蕃请和。
甲申 吐蕃、南昭、日本修贡。
乙酉 正月帝崩,皇太子诵践位。王叔文、王伾用事,韦执谊、贾眈、郑珣瑜 、高郢、杜佑为相。罢宫市物。贬京兆尹李实通州长史,削民故也。册广陵王纯为皇太子。罢郑珣瑜、高郢相,以杜黄裳、袁滋为相。帝不豫,八月授位于太子,徙居兴庆宫。皇太子践位,是谓彰武皇帝。葬德宗于崇陵。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马、韦执谊崖州司户。以郑余庆、郑絪为相。
丙戌 改元元和。太上皇崩于兴庆宫。杜佑行冢宰事。葬顺宗于丰陵。王士贞为相。刘辟以西川叛,高崇文平之。诛王叔文于贬所。
丁亥 武元衡、李吉甫为相。李锜以润州叛,平之。
戊子 裴垍为相。
己丑 册邓王宁为皇太子。王承宗以镇叛。蔡州吴少诚卒,弟少阳继事。
庚寅 用权德舆为相。
辛卯 罢李藩相,用李吉甫、李绛为相。皇太子宁卒。
壬辰 册遂王恒为皇太子。魏博军乱。
癸巳 振武军乱。
经世之巳二千二百六十二
甲午 唐彰武皇帝九年。蔡州吴少阳卒,子元济继事,以淮西逆命。
乙未 伐淮西。盗杀宰相武元衡,以裴度为相。会兵伐王承宗于镇。淄青李师道以嵩僧叛,会兵伐淄青。
丙申 大伐淮西及镇。李逢吉、王涯为相。黄洞蛮屠岩州。宥州军乱。
丁酉 崔群、李鄘为相。裴度大伐淮西,将李愬入蔡州,获吴元济以献,淮西平。裴度复
相。
戊戌 镇州王承宗、淄青李师道顺命。李夷简、皇甫鏄、程异为相。
己亥 刘悟杀李师道以淄青十二州降。令狐楚为相。沂及安南军乱。以方士柳泌为台州刺
使。帝饵金石有疾。
庚子 帝崩,皇太子践位,是谓文恩皇帝。段文昌、崔植为相。贬皇甫鏄崖州司户。安南平。葬宪宗于景陵。镇王承宗卒,弟承元继事。
辛丑 改元长庆。杜元颖、王播为相。刘总弃幽州,以张弘靖代之,幽州军乱,逐张弘靖,立朱克融为留后。镇州军乱,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为留后。瀛州军乱,幽军拔瀛州。镇军围深州。相州军乱。
壬寅 册景王湛为皇太子。幽州朱克融陷沧州,会镇州王廷凑兵攻深州。王智兴逐崔群以徐州乱。元稹、裴度、李逢吉为相。李岕逐李愿以汴州乱。镇军救饶阳及博野。王国清以浙西叛。德州军乱。
癸卯 牛僧孺为相。
甲辰 帝崩,皇太子湛践位,是谓昭武皇帝。贬侍郎李绅端州司马。李逢吉、牛僧孺为相,又以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