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嬪永乐公主于契丹。
戊午 至自东都。
己未
庚申 张嘉贞为相。
辛酉 相姚崇卒。
壬戌 幸东都。
癸亥
经世之寅二千二百五十九
甲子 唐明孝皇帝十三年。废皇后王氏为庶人。幸东都,宋璟守长安。
乙丑 封泰山。用源乾耀、张说为左右相。
丙寅 李元紘、杜暹为相。还东都。
丁卯 至自东都。
戊辰 萧嵩为相。
己巳 张说、宋璟为左右相。谒乔、定、献、昭、乾五陵。裴光庭为相。
庚午 北讨契丹。
辛未 幸东都。
壬申 至自东都。宋璟免相。
癸酉 韩休、张九龄、裴耀卿为相。
甲戌 幸东都。李林甫为相。
乙亥
丙子 至自东都。牛仙客为相。是年,太真杨氏入宫,李林甫用事。
丁丑 废皇太子瑛为庶人。罢张九龄相,仍黜之。相宋璟卒。监察御史周子谅言牛仙客事,杖死于朝。
戊寅 册忠王玙为皇太子。相李林甫领陇右河西节度使,牛仙客领河东节度使。
己卯 平突厥,获其王。追封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余哲并为侯。
庚辰
辛巳 命安禄山为平卢军节度使。
壬午 改元天宝。李适之为相,开庄、文、列、庚桑子四学。裴耀卿进尚书右仆射。
癸未
甲申 改元为载,命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作太真妃杨氏养子。
乙酉 册太真妃杨氏为贵妃。契丹杀公主叛。
丙戌 陈希烈为左相。右相李林甫大行诬搆,首陷韦坚。
丁亥 改温泉为华清宫。
戊子 以宦人高力士为驃骑大将军,关总中外。赐安禄山铁券。幸华清宫。
己丑 幸华清宫。
庚寅 幸华清宫。权归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及鸿胪卿杨銛、宰相杨国忠五家。安禄山进封东平郡王。
辛卯 幸华清宫。安禄山入朝,乞兼河东。讨云南不利。
壬辰 幸华清宫。李林甫卒,杨国忠为右相。
癸巳 幸华清宫。杨国忠大行诬搆。进封哥舒翰为西平郡王。
经世之卯二千二百六十
甲午 唐明孝皇帝四十三年。受朝于华清宫。韦见素为相。始以诗赋取士。杨国忠进位守司空。
乙未 安禄山以范阳叛,兵陷东都。皇太子玙为元帅监国,高仙芝封常清军败,以哥舒翰
兵二十万守潼关。
丙申 潼关不守,帝西幸蜀,至马嵬兵乱,杀宰相杨国忠及贵妃杨氏。安禄山陷长安,称帝东都,国曰燕,元曰圣武。皇太子西至灵武,即皇帝位,是谓宣孝皇帝,改元至德。以广平王俶为元帅,裴冕为相。尊蜀中帝为太上皇,移军彭原。恒山陷。颜杲卿死于东都。
丁酉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太原节度使李光弼兵入逐安禄山将,大败之于香积,遂复两京。帝还长安,太上皇至自成都。封广平王俶为成王。苗晋卿代韦见素为左相。安禄山为子庆绪所杀,代立,退保相州,改元天成。
戊戌 唐改元乾元。以成王俶为皇太子。李揆、王玙为相。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军溃,禄山将史思明杀安庆绪,称帝魏州。
己亥 唐改元顺天。李岘、吕諲、第五琦为相。史思明复陷东都。
庚子 唐改元上元。宦人李辅国逼太上皇入西宫。刘展以扬州叛。
辛丑 太上皇崩于西宫,帝亦不豫,皇太子俶监国。苗晋卿行冢宰。史思明为子朝义所杀,代立,保东都。
壬寅 改元宝应。皇后张氏谋立越王系,内臣李辅国、程元振幽皇后于别殿,杀之,帝崩,皇太子俶践位,是谓孝武皇帝。以雍王适为元帅,元载为相,程元振为驃骑大将军,居中用事。复东都及河朔。史朝义走幽州,幽人杀之以献。
癸卯 吐蕃范长安,别立武王宏,帝出居陕。郭子仪收京城,帝还长安,放武王宏于华州,葬玄宗于泰陵,葬肃宗于建陵。改元广德。仆固怀恩以汾州叛。罢苗晋卿、裴尊度相,以李岘为相。
甲辰 以雍王为皇太子。吐蕃寇邠及奉天。王缙、杜鸿渐代刘晏、李岘为相。
乙巳 改元永泰。吐蕃大掠畿甸。帝御六军屯于范,命九节度使以本军讨贼。吐蕃会回纥寇奉天,仆固怀恩启之也。郭子仪复以回纥随白元光破吐蕃于灵武。崔旰以西川乱。
丙午 改元大历。周智光以华叛。
丁未 吐蕃大寇灵武。郭子仪镇泾阳。
戊申 吐蕃再寇灵武。
己酉 裴冕为相。
庚戌 臧玠以潭州叛。
辛亥
壬子 回纥掠京城。朱泚节度幽州。
癸丑 郭子仪大败吐蕃于灵武。
甲寅
乙卯 魏博节度田承嗣擅取洺、卫、礠、相四州。河阳及陕州军乱。
丙辰 淄青李正己擅取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兖、郓,请命封陇西王,李宝臣封陇西王,李忠臣封西平王,段秀实封张掖王。崔宁破吐蕃。河阳军乱。
丁巳 诛宰相元载并夷其族,贬相王缙括州刺史。杨绾、常兖为相。
戊午 回纥寇太原。吐蕃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