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1-易藏 -02-术数

9-人子须知-明-徐继善-第155页

阳五气之流行,运四时循环之机,成寒暑发藏之迹。其数一六共宗,三八同道,二七为朋,四九作友,五十共宅。奇耦之配合,而后五行之位定矣。一三五七九所谓天数二十有五也,二四六八十所谓地数三十也。以生成之次言之,则始下次上,次左次右,以复于中,又始乎下也。以运行之次言之,则始东次南,次中,次西,次北,左旋一周而又始于东也。其生之内者,则阳居于左,而阴居于右。其成之在外者,则阴居下左,而阳居上右也。一者阳也,阳生于子而成于巳。二者阴也,阴生于午而成于亥。故东南主生,西北主成。四时之气,流行运用法乎此也。地法罗经,以十二支八干四维配于二十四路,推之以五气之生成,用以消息阴阳,测度造化,其用亦大矣。《葬书》所谓‘乘生气’者,其斯之谓与!”
洛书图说
此夏禹时洛中神龟负书之文也。《易》曰:“洛出书,圣人则之。”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丘公云:“按《易》曰:‘洛出书,圣人则之。’《书》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在昔夏后氏遇神龟载书出洛,其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夏禹因之平定水土,分别九川。箕子因之以作九畴。盖以先天八卦相为表里。地法因之,以明九宫八卦、门户内外。故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正之方始定。是以圣人南面而立,向明而治,法乎此也。”
吴公云:“洛书者,方位之始也。其数主乎变,故始一而终九,所以定四正四隅之方。以一、九、三、七阳数居四正之宫,而以二、四、六、八阴数居四隅之位。以其次而言之,其阳数则首东,次南,次西,次北也。其阴数则首西,次南,次东,次北也。合而言之,则首北,次西南,次东,次东南,次中,次西北,次西,次东北,而至于南也。其运行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左旋一周而土复水也。此法立九宫之说,以一、六、八配白,二配黑,三配碧,四配绿,五配黄,七配赤,九配紫者,盖法乎此。圣人因之南面而立,向明而治。自古帝王大都,其方位妙用,莫不合乎此者,盖取乎四势之正气,数乃全也。”












此太极、河图、洛书皆可画卦之理也。蔡季通曰:“天地之理一而已。时有古今先后不同,而其理不容有二。故伏羲但据河图作易,不必预见洛书,而逆与之合。大禹但据洛书作范,亦不必追考河图,而暗与之符。所以然者,此理之外无复他理故也。”邵子曰:“未画卦前先有易。”旨哉言乎!
卦 序
《繋辞传》曰:“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说卦传》曰:“易逆数也。”邵子曰: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干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
干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为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邵子曰:“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而成八也。重卦之象,不易八,反易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又曰:“干遇巽时观月窟,地遇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生春。”
卦 书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太极者(如右图),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在河图、洛书,皆虚中之象也。周子曰:“无极而太极。”邵子曰“道为太极”,又曰“心为太极”,此之谓也。
(左图)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画者二,是为两仪。其数则阳一而阴二。在河图、洛书则奇偶是也。周子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邵子所谓一分为二者,皆谓此也。
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是谓四象。其位则太阳一、少阴二、少阳三、太阴四。其数则太阳九、少阴八、少阳七、太阴六。以河图言之,则六者一而得于五者也,七者二而得于五者也,
八者三而得于五者也,九者四而得于五者也。以洛书言之,则九者十分一之余,八者十分二之余,七者十分三之余,六者十分四之余。周子谓水、火、木、金,邵子谓二分为四者,皆此也。
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画者八,于是三才畧备,而有八卦之名矣。其位则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河图则干、坤、离、坎居四寔,兑、震、巽、艮分居四虚。在洛书则干、坤、坎、离分居四方,兑、震、巽、艮分居四隅。《周礼》所谓“上易经卦皆八”,《大传》所谓“八卦成列”,邵子所谓“四分为八”者,皆指此而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