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求年减一,以岁分四十八万九干四百二十八乘之,为岁别日行积分,以周天分四千八万九千四百四十一去之,余不满法者,以度法除之,为度余。命起虚四度,宿次除之,经虚,去度分三百四十一。不满宿算外,即冬至加时日所在宿度及分,求次气日所在度及分者,加冬至日度十五,小余二百九十二,小分五。小分满六,去之后,从小余一。小余满日度法,去之,从度数。一度满宿,依次命之,即次气日所在度及分,求次日者加一度,去命如前。若求冬至日甲乙名者,置所求年岁别日行积分,以日法除之,为积日,不尽为冬至小余。以六十去积日,不尽为冬至大余。命以甲子起算外,即所求年冬至日。及小余求次气日名者,依求次日度法加之,满法从日满六十去之,命如前,即次气日名也。俱日行之所在,目视不可见宿度,故须算知。推其分野,以辨灾祥。

  又,二十四气日影律候至与不至,皆有应验。今故列之如左,并二十四气影如后。及律气应不应法,用此,虚是占日之大纲矣。

  二十四气影长短,《易纬》占律名。

  祖冲之历日中影长短。

  冬至中影长一丈三尺。

  律钟中黄,律长九寸。(径三分)

  小寒中影长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大寒中影长一丈一尺二寸。

  律中大吕,律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三。

  立春中影长九尺八寸。

  雨水中影长八尺一寸七分。

  律中太簇,律长八寸。

  惊蛰中影长六尺六寸七分。

  春分中影长五尺三寸七分。

  律中夹钟,律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百五。

  清明中影长四尺二寸五分。

  谷雨中影长三尺二寸六分。

  律中姑洗,,律长七寸九分寸之一。

  立夏中影长二尺五寸三分。

  小满中影长一尺九寸九分。

  律中仲吕,律长六寸二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一万二千九百四。

  芒种中影长一尺六寸九分。

  夏至中影长一尺五寸。

  律中蕤宾,律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

  小暑中影长一尺六寸九分。

  大暑中影长一尺九寸九分。

  律中林钟,律长六寸。

  立秋中影长三尺五寸三分。

  处暑中影长三尺二寸六分。

  律中夷则,律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

  白露中影长四尺二寸五分。

  秋分中影长五尺三寸七分。

  律中南吕,律长五寸三分寸之一。

  寒露中影长六尺六寸七分。

  霜降中影长八尺一寸七分。

  律中无射,律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三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

  立冬中影长九尺八寸。

  小雪中影长一丈一尺二寸。

  律中应钟,律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大雪中影长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候影法:先定南北,使正树八尺表为勾,卧股一丈四尺。按其历气,日中视影与历合则吉,不合则凶。日影中,年短于气历旧影,则为日行上道;与历同,为行中道;长于旧影为行下道。行上道太平,行中道升平,行下道为霸世也。

  候气法:截十二竹及铜为律管,口径三分,各如其长短。埋于室中,实地依十二辰次之,上与地平,以葭莩灰实律中,以罗觳覆上。律气至,吹灰动觳,小动为和,大动为君弱臣强,不动为君严暴之应也。

  其律声有清浊,吹之以听其音,以知世之和与不和。是故西戎犹解听律,以辨国中。国有圣人,有圣人则东风应乎律矣。

  又,诗序称:声成文谓之音。世有治乱,音有哀乐,人君宰相须深察之。律应早晚,和与不和,乃史官之要事也,皆系之于日行,故录附于此,以示一隅。今史官傅仁均、薛颐等,并不考用影律,尸素之流也。

  京房曰,日月行房乘三道,太平行上道,升平行中道,霸世行下道。日不可视,以宿度影晷推之可知,影短则行上道矣。列宿当有道之国,日月过则光明,人君吉昌,民人安宁。日或黑或赤或黄,有军军破,无军丧侯王。若人君不闻道德,其臣乱国背上,则日赤。

  刘向《洪范五行传》曰:汉成帝河平九年正月二日朝,日出如血无光,漏上四刻五刻,乃频有光,照地赤黄,食后乃复。是时成帝无道德,后宫赵氏乱于内,外家王氏擅权,遂至国亡也。

  若臣逆君法,日赤如火,其国遂矣,国亡也。若臣逆君法,日赤如火者,其国内乱。

  若阴沉日月无光,昼不见日,夜不见星,皆有云障之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