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上系》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春秋壳梁传》曰:不求知所不可知者,智也。而今后世浮华之学,强支离道义之门,求入虚诞之域,以伤政害民,岂非谗说殄行,大舜之所疾者乎!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
  荀爽曰:谓阳动在下,造生万物于冥昧之中也。
 
屯者,万物之始生也。
  韩康伯曰:屯,刚柔始交,故为“万物之始生也”。
  崔觐曰:此仲尼序文王次卦之意。不序乾坤之次者,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天地次第可知,而万物之先后宜序也。万物之始生者,言刚柔始交,故万物资始于乾,而资生于坤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
  崔觐曰:万物始生之后,渐以长稚,故言“物生必蒙”。郑玄曰:蒙,幼小之貌,齐人谓萌为蒙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荀爽曰:坎在乾上,中有离象,水火交和,故为“饮食之道”。
  郑玄曰:言孩稚不养,则不长也。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韩康伯曰:夫有生则有资,有资则争兴也。
  郑玄曰:讼,犹争也。言饮食之会恒多争也。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九家易》曰:坤为众物,坎为众水,上下皆众,故曰“师”也。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有将,皆命卿也。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也。
  崔觐曰:因争,必起相攻,故“受之以师”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韩康伯曰:众起而不比,则争无息。必相亲比,而后得宁也。
 
  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韩康伯曰:比非大通之道,则各有所畜,以相济也;由比而畜,故曰“小畜”,而不能大也。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
  韩康伯曰:履,礼也。礼所以适时用也。故既畜则须用,有用须礼也。
 
  履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荀爽曰:谓乾来下降,以阳通阴也。姚信曰:安上治民,莫过于礼。有礼然后泰,泰然后安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崔觐曰:物极则反,故不终通而否矣。所谓城复于隍。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韩康伯曰:否则思通,人人同志,故可出门同人,不谋而合。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崔觐曰:以欲从人,人必归已,所以成大有。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崔觐曰:富贵而自遗其咎,故“有大”者“不可盈”。当须谦退,天之道也。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郑玄曰:言国既大而有谦德,则于政事恬豫。雷出地奋豫,豫行出而喜乐之意。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韩康伯曰:顺以动者,众之所随也。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九家易》曰:子利父事,备物致用,而天下治也。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于圣人。子修圣道,行父之事,以临天下,无为而治。
 
  有事然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荀爽曰:阳称大,谓二阳动升,故曰“大”也。
  宋衷曰:事立功成,可推而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虞翻曰:临反成观,二阳在上,故“可观”也。
  崔觐曰:言德业大者,可以观政于人也。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虞翻曰:颐中有物食,故曰“合也”。
  韩康伯曰:可观,则异方合会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虞翻曰:分刚上文柔,故“饰”。韩康伯曰:物相合,则须饰以修外也。
 
  致饰而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荀爽曰:极饰反素,文章败,故为“剥”也。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
  虞翻曰:阳四月,穷上,消姤至坤者也。
 
  故受之以复。
  崔觐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故剥之为道,不可终尽,而使之于复也。
 
  复则不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