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抑何日得蒙上天并显诛其荐 医之人。方快吾心焉耳。谚云。贤不荐医。医为贤人所不荐。独愚人可得而荐乎。于是余又痛恨夫 荐医杀人者。
曾医天瑞之子。大热大渴。舌干口苦。咽喉肿痹。气喘腹痛。下痢红白。小便赤热。苗色紫而 暗滞。此为火邪充斥。三焦俱为热壅。伤津而渴。触肺而喘。上攻而为喉痹。下迫而便红白。精津 血脉。受其煎熬。致苗色不红活。口苦者。少阳之里热也。方用柴胡、黄芩。消解少阳。大黄通泻三 焦实热。栀仁引三焦之火。屈曲下行。生地、紫草以解血分之热。杏仁定喘。桔梗开提。甘草和中。
服一剂。诸证略杀。但腹痛未减。小便如故。是夜用神砂六一散二钱。桔梗煎汤化服。使桔梗通天 气于地道。则气不滞而壅自疏。六一散开支河以泻小肠之热。一服而小便通。腹痛即愈。次日苗 转红活。诸证俱已。于是方中减去柴胡、黄芩、大黄、栀仁。更加当归、茯苓。数剂而全愈矣。
曾医国先之孙。苗色淡红。烦躁口渴。唇烂面肿。清涎成流。饮食不思。小便短。大便秘。予细 察之。此证内真寒而外假热。其人恶寒。身倦欲寐。乃少阴证也。内有真寒。舌胎滑而冷。口虽渴 而喜热饮。且不能多饮。小便短大便秘者。以清涎上涌。津液逆而不降也。诸证皆非真热。乃假象 也。方用附子、白术、茯苓、半夏、吴萸。服一剂。苗色略转。人事饮食。亦渐就康。再投一剂。口唇 全愈。清涎亦不吐矣。大便初硬后溏。旋即又行转红白痢。吾知其里邪从下行矣。亦胃气有权。秽 腐当去之征也。但小便仍短。方中重用肉桂末。药内化服。三四剂。诸证皆愈而成功矣。
\x 论\x (胥山王琦先生医林指月内 论一篇附证一则)
。犹错也。皮肤甲错之谓也。俗名曰 。实系疹也。红点隐隐。调之隐疹。疹之根源。乃毫毛 之内。皮腠之间。因于寒。致血凝涩。其凝涩之血。散发于皮肤之外。则发而为疹。盖人身通体毫 毛之气。肺所主也。毫毛之内。腠理之外。则秉胞中之血。热肉充肤。淡渗皮毛。肝所主也。皮肤 寒、而血凝涩。始得凝涩。继欲流通。则发热咳嗽。散而为疹。疹之发也。有稀少。有稠密。极稀少 者。不过数点。以及数十点。极稠密者。则周身头面。无有空隙。医者不知其故。见有数点。即行攻 发。若皮肤肌腠之间。果有凝涩。则发热咳嗽。自当涌出。其不能即出者。非肌表不和。即气虚不 振。治之之法。当以红花、归、芎、荆、柴、羌、丹之剂。和其肌表。或以桂枝、 、术、归、芍、苓、甘之 剂。助其气虚。若概以苏、麻、前、杏、芩、连、石膏之剂投之。其气虚不出者。此为虚其原本。本自 稀少者。此为无故受贼。非惟疹不能出。其经脉表里受亏。致身大热。而喘急生。愈热愈表。愈喘 愈发。轻者重。重者死矣。盖痘之发也。见有一二点。其势必出。疹之发也。见有一二点。可出可 不出。若肌表果有凝涩之疹。则身热咳嗽。其势自出。若无疹则止此数点。不能再增。善治者明 乎此理。不行攻发。但调其经络。和其荣卫。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则热退身安而愈。无奈蒙昧不 明。当疹毒盛行之时。见有数点。即行攻发。转攻转剧。愈发愈危。必致真藏虚败而死。真可痛 耳。夫痘毒起于肾。不从经脉而出。为肾经痘。虽有良医不能挽回。若疹则其根源在于肌腠皮肤。
肤腠之血。根于胞中血海。肤腠寒而胞血稽迟。则有疹毒之证。得其源而活法以治。或听其自然 而不加妄治。百无一死也。
<目录>附录<篇名>附证属性:己巳春。长男甫六岁。次男甫三岁。于元旦次日。俱发热见疹。余初不知疹之根源。以为婴儿 生下时。口含恶血。开声咽下。其后发为疹毒。治疹自当攻发。即用清凉透发之剂服之。次朝略增 十余点。究不畅达。心甚惶惑。长男七月而生。先天怯薄。问其胸膈宽否何如。答曰、饥甚。又问口 味燥苦何如。答曰、淡甚。因知其虚。即投 、术、苓、甘、桂枝、红花、一二剂。次朝疹发遍身。热稍 退。而神情犹烦躁。夜发热、频咳嗽。至一月方安。盖因见点之初。过服表剂。虚其经脉故也。次男 尚幼。未省人事。不能致词。上冬患肺风痰喘证。诸药不效。服麻杏桂枝石膏汤一剂而痊。谓其 禀质略强。不与长男同。其疹不透。必寒凝毒甚。因与苏、麻、前、杏、黄芩、石膏药。红点不增。又 与紫苏、葱、姜、芫荽等熏之熨之。疹总不出。乃与同道诸公商之。俱云舍透发并无别法。至五日 而口吐蛔虫。儿医曰、此热极虫生。余有牛黄散可以服之。牛黄散。即大黄末也。一服。痰喘止而 神气稍平。自是此儿遂无言矣。计无可施。复针百会穴。开其 门。服西黄分许。及诸单方。观其 形证。实不能生。友人张卫生来望。因曰、此大虚大寒证也。今既无言。又不能食。恐无济矣。然 心犹不忍。勉投参附。含药而亡。因自叹曰、此庸医现身食报。天理当然。自身行医。何尤乎人。
因悔昔日所见之皆非。益信治病求本之不谬。次日。有同居甥汪姓者。伊芳子出 。已经三日。见 余际悲伤。不邀诊视。自用前、杏、麻黄、石膏药一二剂。疹出二十余点。不能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