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举世迷路,混乱用药,轻病治 为重病,重病治成坏病,堂堂七尺之躯,竟作废人,
可叹可叹!余故为切切辨之,实症点白玉锭(方见三 卷)、点扫雾丹(方见《秘诀》)。虚症不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眼疼有虚实论属性:眼疼属火,有虚火、实火不同。暴疼为实,久痛 为虚;肿起为实,细小沉陷为虚,实痛肿且胀,虚痛 陷且涩。此眼疼虚实之辨也。
治实痛则泄其火,治虚痛则养其气、生其血。泄火 不可骤用寒凉,补气不可遽为助长。且眼以气血为主,
养血不可损血,补气不可动火。然气乃阳明之火,补 气焉得不动火?盖气实则热,气虚则寒,气平则温。
故补气无动其火,而温补之,何动火之有,是以止痛 之法,亦不外补、泄二端矣。实疼外用拈痛散(方见 四卷),内点元灵丹(方见《秘诀》),虚痛点白玉锭。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药宜忌论属性:治目之法多端,切忌刀针、割肉、刺血、生 生信诸般伯道。刀针易损精水,刺血易伤瞳人,
信、 中毒入深。且败血之药固当戒,凉血之药亦不 过多。败血药多,而生黑暗之疾患;凉血药多,而生 青黄之障翳。是木贼、蒺藜之类,虽止痛除风,能伤 肝与肾,可宜佐用,不宜久服,密蒙、谷精之类,虽 能明目,止可暂用为君,佐以养血和阳,方可通行。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属性:大抵眼热之症,有虚热、实热、气热之不同。苟一 概视之,而昧昧从事,则热闭于中,精光因而失神。
今分指其详,大约虚则生寒、实则生热,补泄之法,
宜按症参之。
虚热者,乃新病后失保养,或房事劳伤,虚耗元 阳,相火炎上,熏蒸脾胃,以致两目赤涩,羞明怕光。
其目惟赤而不肿,故治法以血分为主,滋肾为佐,兼 除胃热,使邪火下降。此治虚热之法也。
实热者,其人禀气浓,或饮酒过多,或怒气冲上,
或动心火。心火既动,火克金,金克木,以致两目赤 肿难开,故治法宜泄心、平肝气、凉血为主。此治实 热之法也。
气热者,时气也。其疾多发于三伏秋后之际,人 不谨慎、感天地邪热之气,以致暴发赤肿,如火刺痛,
热泪流溢。治法宜发散降火之剂为主,先用白芍、柴 胡、干葛等类,次养血之药继之。此治气热之法也。
虚热点白玉锭、点元灵丹(方见《秘诀》);实热 点梨汁膏(方见三卷)、扫雾丹。洗用小枣儿(方见 三卷)。气热点赛宝丹(方见一卷)、赛空青(方见 二卷)。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五轮病源用药论属性:夫两眼角红丝穿入白珠如线者,乃心火克肺金 也。当用柴胡、黄连、菊花以泻心火,肺金自得其平。
白珠红赤灌入黑睛,乃肺金克肝木也。当用桑白 皮、枳壳、黄芩以泻肺火,肝木自得其平。
黑珠凸出胀痛,两胞红肿难开,乃肝木克脾土 也。当用赤芍、胆草、生地、麦冬以泻肝火,脾土自 得其平。
两胞肿,黑珠下陷难开,是脾土克肾水也。当用 栀子、石膏以泻脾土,肾水自得其平。
三症俱先点白玉锭,次点元灵丹,有云点至宝丹 (方见三卷)。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五轮生克论属性:五轮者、金、木、水、火、土也。相生则无病,
相克则有病。
何谓相生?如肺属金为气轮,肾属水为水轮,肝 属木为风轮,心属火为血轮,脾属土为肉轮。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生生 不绝,何病之有?
何谓相克?若五脏不平,郁发心火,克于肺金,
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
心火复克肺金,克克不已,万病生焉。
治法须明生克之理,自然药到成功。故五轮、八 廓,各属一经,治疾先详根源,然后对症加减。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心火克肺金白珠生赤丝论属性:五轮分部云∶白睛属肺。凡白睛生红丝,皆因心 火克肺,肺经积热无处消散,随肺之经络上入于目,
遂生红丝,盘结于白睛。延及二载,即长白脂皮一层,
将红丝瞒着;脂皮外又长红丝一层,如此数层,其 病成矣。
初见红丝时,宜利小便,令心火由小便而出,心 与小肠为表里也。邪火既去,肺不受侵矣。若病止在 肺经,未入于肝经,间用寒凉药亦无妨,以乌睛尚 未生云翳也;点扫雾舟、至宝舟,用《秘诀》吹冲法。
<目录>卷之一·元集<篇名>辨肺金克肝木黑睛生翳膜论属性:五行生克云金克木。肝属木,肺属金,木受金伤,
枯燥生火,肝上因生脂膜如豆腐皮,粘延缠扰不清。
热毒随肝之经络上升于目,而生红丝,自白睛而入黑 睛,睛上云翳如称星,如丝缕,如梅花,时长时退,
甚至遮蔽瞳人。
治法宜服发散、和解之药,清热退翳为妙。
合观二症,黑白珠上未生翳膜,肝、肺上先生翳 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