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57-眼科阐微-第17页

。大 人亦多此症。
小儿初生下,眼不开者,由产母过食辛热等物,
致成斯疾。当以熊胆少许,蒸水洗眼,一日七次。如 三日不开,用生地黄散。凡小儿不洗净,则秽浸渍于 目中,使眼赤烂,至长不瘥。
小儿五、七岁,目闭不开者,足太阳经为目上纲,
足阳明经为目下纲,热则筋纵,目不开。宜服∶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眼症<篇名>助阳活血汤属性:炙甘草 黄 当归 防风(各一钱) 蔓荆子 白芷(各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七分)
水二钟,煎一钟,稍热服。
大人眼睫无力,常欲睡闭,无疼痛而瘾涩难开。
此服寒凉太多,而真气不能通九窍也。宜用此方。
小儿目上下睫瘾起内疣,用手法除后,服∶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眼症<篇名>防风散结汤属性:防风 羌活 归尾 白芍(各六分) 红花 苏木 (各少许) 苍术 白茯苓 独活 前胡 黄芩(各五分)
细甘草 防己(各四分)
水二钟,煎一钟,食后大热服。渣再煎。病在上 睫加黄连、柴胡;病在下睫加 本、蔓荆子。
此病初起,或在上眼皮内,或在下眼皮内。初如 豆,如白果大,速服此药即消。日久坚硬如石,非刀 割去不消。若因循不治,长如桃,如杯,如盏,高 大疼痛则伤命。大人亦有此症者,屡治过,俱以此 方收功,神效。
<目录>卷之四·贞集<篇名>小儿痘后目症论属性:目为五脏之精华,五脏精气皆上注于目,故阴阳 合德而为精明也。丹溪曰∶目病属风热血少。夫痘蕴 非常之热,自里而达于外。苟气血弱,不能逐毒外 出,则毒火内蕴而血脉逆行,斯痘毒攻于目矣。
按小儿眼症,偶感风热,无伤于通灵虚窍,治疗 尚易。至于痘毒入目,轻则云翳遮蔽瞳人,重则乌珠 突出下陷,极难调理。因将张体仁、傅仁宇、翟玉华 诸前辈治疗痘后眼症诸方,详列于后,令婴儿目病者,
照验过成方,加减服之,庶几转暗为明,复见天日。
大约气血未定,经络未冷时,早治可痊,久恐不能也。
为儿父母者,往往悠忽,多不留心,殊不知一时失 治,即成终身黑暗之苦,岂不深可叹哉!
痘后目赤肿不开,宜用∶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洗肝散属性:川芎 当归 防风 羌活 薄荷 山栀 甘草 (各等分)
水煎,食后服。
睛疼昏暗,加石膏、南谷精草、绿豆皮。
睛有翳膜,加蝉蜕、白蒺藜。
实热便秘,加大黄。
按川芎、当归入肝经,养肝血。肝主乎风,防风、
羌活、薄荷,皆风药也。肝者火之母,一火动则五火 俱煽而动,栀子、甘草所以清肝火也。诸药皆涤荡之 品,故曰洗肝散。洗矾连膏。
痘后目不赤肿疼,黑暗处则开,见阳光则泪出,
瘾涩难开,宜用∶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洗肝明目散属性:当归 川芎 羌活 防风 山栀 胆草 柴胡 蒙花 木贼(各等分)
为末,每一钱,沙糖水调下。过百日,点至宝丹。
按此方当归、川芎以补其血,目得血而能视;羌 活、防风以散其热,热退则目明;甘草、栀子、柴胡 入肝经,以清肝火,肝清则目赤清;蒙花、木贼治拳 毛倒刺,眼中流泪,不可少之药也。
痘后翳膜遮睛,宜用∶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地黄散属性:熟地 当归 防风 蝉蜕 羌活 白蒺藜(炒)
木贼(各一钱) 黑参(五分) 南谷精草(一钱) 沙苑蒺藜 (一钱) 黄连 大黄 炙甘草(各一钱五分) 犀角末(一钱)
共为末,每服二分,大人五分,煎羊肝汤,食后 调服。点退云散。
按此方凉血之药居多,邪热蕴于血分中者,用此 清之。
痘后翳膜遮睛,泪出羞明,宜用∶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龙胆草汤属性:胆草(五分) 菊花 白蒺藜(炒) 白芷(各三分) 防风 黄连(各二分) 蝉蜕 木贼(各四分)
水半茶钟,煎两沸温下。点退云散。
按此方邪热见于目者,加蔓荆子(炒)、蒙花主之。
痘毒入目,一切翳膜,宜服∶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兔粪丸属性:兔粪四两(炒) 石决明(七孔炙一两) 草决明(八钱) 木 贼(一两)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防风(一两) 谷精草 (二钱)
共为末,蜜丸绿豆大。每二十丸,荆芥汤下。过 百日,点退云散。
凡痘毒入目,成云翳,常服兔粪一味蜜丸,即效。
痘后翳掩瞳人,因失调养,痘毒入目。多在收靥 之时,满面痘疮破烂,重复肿灌,而脓血胶固,毒攻 于目,或痘出太密,成就迟缓,过用辛热之药,亦令 毒入目,或收靥后,啖辛炒之味,俗谓之干浆。以 致二火相煽,亦令毒入目。生翳在白睛者,久自退。
若黑晴上掩瞳人,急用∶ <目录>卷之四·贞集\小儿痘后目症论<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