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八九日已上,身无潮热,腹痛自利,而咽喉痛者,此太阳经受病也。伤
寒得汗已不解,转入太阴,腹满时痛自利,而咽喉肿痛,其色微白,此证可治,用真
武汤主之;所谓真武者能补下元,助阳正气,以手足和暖为妙。经云∶但要口中红
活有痰可治,宜随证加减用药;若口中黑则血已枯干,声哑目上视汗出者,不能治
矣,切宜仔细看证。
又云∶伤寒八九日已上,得汗已不散,喉咙痛,舌干唇燥者,此少阴经自病也。太
阴经受病,得汗后未解,传入少阴经,少阴属肾,汗多则肾汁干,其肾水不能潮润
咽喉,故其病也。如自利腹中痛,手足厥冷,咽中肿痛,不可吞咽,如无涎唾及舌上干者不治。
又云∶病患八九日已上,身微热无他证,但喉中痛而无肿,声哑者不治。
又云∶伤寒十余日已上,得汗已病解,无潮热,脉平静而咽喉痛者,此余毒上攻
也。宜用粘子解毒汤。
又云∶阴毒伤寒身体重,背强,眼痛
不堪任,小腹急痛青黑毒瓦斯冲心,四肢厥冷,恶心吐逆,咽喉不利,脉沉细。若能
速治,调医数十日之内全愈,否则难生。
又云∶若伤寒传经日久,证变后烦满咽喉痛,舌卷而卵缩者,不治。
又云∶伤寒十余日已上,病不解,传变咽喉痛,外证唇青舌卷者,此属厥阴经受病也。难治。
又云∶咽喉干痛无痰,不治。
又云∶咽喉痛而唇卷,不治。
又云∶咽喉痛而盗汗出,不治。
又云∶鼻中塞者,不治。
又云∶口中黑者,难治。
又云∶口中干夜间潮热,不得睡卧,时发谵语,举足妄动者,用十味人参散主之。
又云∶若病患手足厥冷,口唇摇动者,宜用小续命汤,姜枣煎,热服。
又云∶凡病传咽喉右畔者,乃余毒未除,急服牛蒡子汤,降气汤加减,治之。
又云∶口中红活吐得血,又有痰涎息而清者,不治。
又云∶手足冷者,不治。
又云∶声音不响,喉中无肿干痛者,不治。
又云∶手足冷,不能自收,颈低不能自举,眼晕暗者,不治。
又云∶虚阳上攻,上下不升降,水火不既济,腰冷不知痛痒,口中痰多唇黑者,不治。
又云∶喉中如雷声或呛食,不治。
又云∶面赤目睛上视,不治。
又云∶心胸紧满吐痰不出,不治。
又云∶面黑头汗出,不治。
又云∶自利不治。
又云∶潮热往来时发谵语,不治。
又云∶自利而喘,不治。
又云∶胸腹胀急,不治。
又云∶手足厥冷,不治。
又云∶心促四肢厥冷不治。
又云∶心中怔忡,胸前红甚,舌卷面
赤,目上视者不治。
又云∶妇人胎前咽喉痛而脉浮者,不治。
又云∶男妇法则,一般惟女人喉中有肿而色红者,此月经不调也。经不能行则
壅塞于上,故咽肿痛也。盖由荣卫不和,但男子以气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妇各随
其气血之分调治,宜调荣汤可也。如病势重,其色微白脚者,此虚阳上攻,宜服降
气汤探痰,吹药同前,妇人有孕心头痛者,不治。
又云∶妇人伤寒,身发潮热咽痛者,此经行也。《活人书》云∶妇人伤寒,经水适
来,昼则明明,暮则谵语如见鬼神状,此乃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不可下
也,小柴胡汤主之。今咽喉痛而潮热往来,面赤唇红者,此热邪上壅也,不用小柴胡
汤,宜用竹叶石膏汤,清上膈,除心烦,所以为妙,次用四物汤。
又云∶喉中有疮,其色带黄,探痰同前。用小刀点疮上,出脓后即吹冰片散,宜
用鼠粘子解毒汤。
窦梦麟曰∶喉肿乃毒起于脾经,因食煎 油腻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
致毒瓦斯不能流行,聚结于喉根,若不速治,溃毒闭急即死。治法先用醋水 汁搅去痰
涎,再吹药。
又曰∶咽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有孔出臭气,用臭狗橘叶煎,频服之而愈。
汪省之曰∶虚阳上攻,气不升降,致结患咽嗌,痰涎壅塞,治以苏子降气汤。(《理例》)
澄曰∶咽喉之病,近世最多者有数证∶曰单乳蛾、双乳蛾,曰子舌胀、木舌胀、缠
喉痹、走马喉痹。其热气上行,转于喉之两旁,近外结肿,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
为单二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为喉痹;热结于舌下,复生小舌,名曰子舌胀;热结
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胀;木舌者,
强硬而不柔和也,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痹,暴
发痰涎涌盛,水浆不入。然名虽不同,其证总不外乎手少阴君火手少阳相火为病
也。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则肿胀,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死矣。其
危者可以咸软之,而大者以辛散之,如薄荷、乌头、僵蚕、白矾、朴硝之类,用之
自可消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