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又方
木香 乳香(去油) 榆皮面(各等分)
滴醋熬稠调敷。
\x真君妙贴散\x(《正宗》) 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散不作脓
者,宜用此药,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
荞麦面 白面(各五斤) 明净硫黄(十斤,研细)
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晒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
时再研极细,用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疼痛等证,麻油调搽。天泡火丹,肺
风,酒刺,染布青汁调搽并效。
\x回阳玉龙膏\x(《正宗》) 背疽阴病,不肿高,不 痛,不发热,不作脓,及寒湿
流注,鼓风久损,冷痛痹风,诸湿香港脚,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
肿无头,鹤膝风,但无皮红肌热者,用之俱有功效。此方乃救阴疽之外施良法。
草乌(炒) 军姜(煨,各三两) 赤芍(炒) 天南星(煨) 白芷(各一两) 肉桂(五钱)
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此药军姜、肉桂热血生血,既生既热,恐不能散
而为害。故有草乌、南星可以破恶气,祛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
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加以酒行药性,功通气血,虽十分冷证,未
有不愈,诚为寒灰之焰,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
多附骨之痛,设若不除,则寒根透髓,寻常之药,固莫能及矣。
\x冲和膏\x(《正宗》) 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不明。
紫荆皮(即红内消。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赤芍药(炒,二两) 白芷(一两) 石菖蒲
(即望见消,又名阳春雪,又名木蜡,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药中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
乃土之精,能动荡凝滞血脉,散骨中冷痛,去麻痹湿;石菖蒲乃水之精,善破坚硬,生
血止痛,去风消肿;白芷乃金之精,能去风生肌定痛;赤芍药乃火之精,能生血活
血,散瘀除痛。盖血生则肌肉不死,血动则经络流通,故肌活不致溃烂,经通不致
壅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去冷软坚之良药也。其中五行相配,用者再无不
效之理,如流毒骨疽冷证,用之尤效。故云∶风消血自散,气通硬自除。
本方加乳香、没药,治流注筋不能伸。
\x神应丹\x(《说约》) 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寒兼湿,并效。
小雄鲫鱼(七尾) 鲜山药(四两) 连须大葱头(廿一个)
共捣烂,加千年陈锻石半斤,天南星、半夏、白芨、赤芍药研末各一两,和匀阴
干,再研细末,临用以蜜调敷四围,外以皮纸盖之。
敷疮头凹者。 荞麦面炒黄研细,水和敷之。
\x化腐紫霞膏\x(《正宗》) 痈疽发背,瘀肉不腐,并不作脓者,又诸恶疮,内有脓
而外肉不穿溃者。
萆麻仁(研) 轻粉(各三钱) 巴豆仁(五钱) 螺蛳肉 潮脑(各一钱) 金顶砒( ,五分)
血竭(二钱)
共为末。瓷瓶收贮,临时用麻油调搽,
顽硬肉上至顽者,不过两次即软。
\x秘传敷毒法\x 独核肥皂去核一个,萆麻仁二十九粒,捣烂敷,留顶透气,已
成自溃,初起自消。
\x铁箍散\x 敷诸般肿毒。
草乌 知母 天花粉 半夏 天南星 五倍子(炒) 芙蓉叶(各等分)
上为末。蜜醋顿热,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
\x乌龙膏\x 敷一切肿毒。入小粉浆,炒黑研细,用滴醋调敷,或加生大黄、天南星更炒。
\x倍子散\x 敷一切肿毒,并乳痈初起。五倍子不拘多少,打碎炒黑为末,醋调敷,
或井水调敷亦可。
\x立消散\x
雄黄(二钱二分) 穿山甲(三钱) 生大黄(锦纹者良) 芙蓉叶 倍子(炒,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搽,不过十次自消。
\x清凉膏\x(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南普陀寺僧神授方)
敷痈疽发背肿毒。先用白面调成,围圈患外。葱根捣泥,平铺疮上,用猪胆汁一枚,
黄蜜二两,倾瓷器内和匀,茶匙挑胆汁于内,一时即消。
敷毒 大五倍子蜜炙九次,研末,醋调敷。
敷毒 老桑虫屎研末,醋调敷留顶,三四次即消。
毒疮未出脓,敷此即有头。
牙皂 京墨( 过) 干姜(各等分)
研末。醋调敷。
\x敷药神功散\x
川乌(炮) 黄柏(炙、各等分)
研细,滴醋调。无头漫敷,有头敷四围留顶。
周氏曰∶用唾津调成膏敷。如干用米泔水润湿,听其流脓,不可手挤。
敷发背 松香半斤,将水煮一炷香,
葱五十根,连根须研如泥,量疮大小,红绢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