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4-正骨心法要旨-第1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分)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陈皮(八分) 甘草(炙,三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物汤
当归(三钱) 川芎 白芍药(二钱) 熟地黄(三钱)

水煎服。

独参汤
人参(一两)

水煎服。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瘀血泛注属性:伤损瘀血泛注之证,乃跌仆血滞所致。盖气流而注,血注而凝,或注于四肢关节,或留于胸腹腰臀,或漫肿,
或结块,初起皆属肝、脾郁火。急用葱熨法,内服小柴胡汤以清肝火,次用八珍汤以壮脾胃,或益气养荣汤,久 服自然收功。若日久溃破而气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若溃而寒邪凝滞不敛者,宜豆豉饼祛散之。此证若不补气 血,不慎起居,不戒七情,或用寒凉克伐,俱属不治。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制)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八珍汤
即四君子汤四物汤,相和为剂也。


益气养荣汤
人参 黄 (炒)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炒) 香附 贝母 茯苓 陈皮(各一钱) 白术(二钱)

柴胡(六分) 甘草 桔梗(各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冬。往来寒热,加青皮。

十全大补汤
即八珍汤加黄 、肉桂各一钱。


豆豉饼
江西豆豉 上一味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二分,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再易。


葱熨法
(方见囟骨伤)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瘀血作痛属性:伤损之证肿痛者,乃瘀血凝结作痛也。若胀而重坠,色或青黑,甚则发热作渴汗出者,
乃经络壅滞,阴血受伤也。宜先刺去恶血以通壅塞,后用四物汤以调之。

四物汤
(方见伤损出血)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血虚作痛属性:伤损之证血虚作痛者,其证则发热作渴,烦闷头晕,日晡益甚,此阴虚内热之证。宜八珍汤加丹皮、麦冬、
五味子、肉桂、骨碎补治之。

八珍汤
(方见瘀血泛注)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呕吐黑血属性:伤损呕吐黑血者,始因打仆伤损,败血流入胃脘,色黑如豆汁,从呕吐而出也。形气实者,用百合散;形气 虚者,加味芎 汤。

百合散
川芎 赤芍药 当归 百合 生地 侧柏叶 荆芥 犀角 丹皮 黄芩 黄连 栀子 郁金 大黄(各一钱)

水煎,加童便和服。

加味芎 汤
芎 当归 白术 百合(水浸一日) 荆芥(各一钱)

水一盅半,酒半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发热属性:伤损之发热者,若因出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者,此血虚发热也,用当归补血汤;脉若沉微,按 之软弱者,此阴盛发热也,宜用四君子汤加炮姜、附子;若发热烦躁,肉 筋惕者,此亡血也,宜用圣愈汤;如发 热汗出不止者,此血脱也,宜用独参汤。血脱之证,其脉实者难治,细小者易治。

当归补血汤
黄 (炙,一两) 当归(三钱)

水煎服。

圣愈汤
人参 川芎 当归 熟地黄 生地 黄 (炙,各等分)

水煎服。

四君子汤 独参汤
(俱见伤损出血)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肌肉作痛属性:伤损之证,肌肉作痛者,乃荣卫气滞所致,宜用复元通气散;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两) 山萸肉(去核,四两) 怀山药(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共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汤服三钱。

复元通气散
(方见伤损内证)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骨伤作痛属性:伤损之证,骨伤作痛者,乃伤之轻者也。若伤重,则或折、或碎,须用手法调治之,其法已详列前篇。此乃 磕蹦微伤,骨间作痛,肉色不变,宜外用葱熨法,内服没药丸,日间服地黄丸自愈矣。

没药丸
没药(去油) 乳香(去油) 川芎 川椒(去闭口及目) 芍药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火 淬七次,二 钱半)

上为细末,用黄蜡二两熔化,入药末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盅化开,煎五分热服。

葱熨法
(方见囟骨伤)


地黄丸
(方见肌肉作痛)

【目录】卷四\内治杂证法【篇名】胸腹痛闷属性:伤损之证,胸腹痛闷者,多因跳跃捶胸,
闪挫举重,劳役恚怒所致。其胸腹喜手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山栀;如畏手摸者,肝经血滞 也,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桃仁、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