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4-外科心法要诀-第4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证生于目大 ,由肝热风湿病,发于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其穴之处,系藏泪 之所,初起如豆如枣,红肿疼痛,疮势虽小,根源甚深。溃破出粘白脓者顺;出青黑脓或 如膏者险。初宜服疏风清肝汤,溃后用黄灵药,捻入疮口,兼贴万应膏,其口渐渐收敛。
有脓从大 内出者,成漏难敛。亦有疮口过出泪液,以致目内干涩者,收敛更迟;若溃 断眼边弦者不治。
\r漏睛疮图\p04-34a97.bmp\r
疏风清肝汤
当归尾 赤芍 荆芥穗 防风 川芎 菊花 生栀 薄荷(各一钱) 柴胡 连翘(去心,各一钱 五分) 金银花(二钱) 甘草(生,五分)

灯心五十寸,水煎,食远服。
【方歌】疏风清肝漏睛疮,又除肝热散风强,归芍银花芎菊草,柴翘栀子薄荆防。

黄灵药 万应膏
(俱见溃疡门)

【目录】卷五\眼部【篇名】目中肉属性:目中 肉心火成,实火大 色深红,小 红丝淡虚火, 肉时觉或胀疼。
【注】此证生于目两 ,瘀肉努出,时觉疼痛,总属心火所成。然火有虚实,如大 红肉色深红者,心经实火也,宜黑参汤服之;小 红丝色淡红者,心经虚火也,宜决明散 主之。外俱用清凉丸泡洗,久久自愈。
\r目中 肉图\p04-34a98.bmp\r
黑参汤
黑参 苦参 栀子(研) 菊花 黄连 枳壳(麸炒)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大黄(炒)

升麻(各二钱)
水煎,食后服。
【方歌】黑参汤治大 疼,内生 肉实火成,苦参栀菊黄连壳,草决车防大黄升。

决明散
玉竹 黄连 枳壳(麸炒) 川芎 甘草(生) 羚羊角(镑,各一两) 车前子 青葙子 草决 明(各五钱)

共研细末,每服三钱。食后服,卧时再用一服。
【方歌】决明 肉虚火攻,玉竹黄连枳壳芎,车前青葙羚羊草,研末水调最有功。

清凉丸
(见菌毒)

【目录】卷五\鼻部【篇名】鼻疽属性:鼻疽生于鼻柱间,肺经郁火发督原,坚硬色紫常木痛,《千金》仙方托里痊。
【注】此证生于鼻柱,属督脉经。鼻为肺窍,故又属肺,由肺经郁火凝结而成。坚硬 色紫,时觉木痛。初宜服《千金》漏芦汤,宣解郁毒;次用仙方活命饮加栀子、木通、薄 荷、桔梗消之。若肿痛不减,势欲作脓,则宜托里透脓汤主之。外治法按痈疽溃疡门。
\r鼻疽图\p04-34a99.bmp\r
《千金》漏芦汤
漏芦(一两) 枳壳(麸炒,一两) 朴硝(一两) 大黄(一两五钱) 甘草(生,一两) 麻黄 (一两) 黄芩(一两) 白蔹(一两) 连翘(去心,一两) 升麻(一两)

共研末,每用二钱,水一盅,姜三片,薄 荷叶一钱,煎五分温服,以取便利为度。
【方歌】《千金》漏芦鼻疽发,色紫坚疼效更嘉,漏芦枳壳硝黄草,麻芩白蔹翘升麻。

仙方活命饮
(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
(见头部侵脑疽)

【目录】卷五\鼻部【篇名】鼻疔属性:鼻疔生在鼻孔中,鼻窍肿引脑门疼,甚则唇腮俱浮肿,肺经火毒蟾离宫。
【注】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俱作浮肿,由肺经火毒,凝 结而成。宜蟾酥丸汗之,再用蟾酥丸研细末,吹入鼻窍。若肿硬外发,用离宫锭涂之。此 证初起之时,须当速治,迟则毒瓦斯内攻,以致神昏、呕哕、鼻肿如瓶者逆。
\r鼻疔图\p04-34a100.bmp\r
蟾酥丸
(见疔疮门)


离宫锭
(见肿疡门)

【目录】卷五\鼻部【篇名】鼻渊属性:鼻渊浊涕流鼻中,久淋血水秽而腥,胆热移脑风寒火,控脑砂因蚀脑虫。
【注】此证内因胆经之热,移于脑髓,外因风寒凝郁,火邪而成。鼻窍中时流黄色浊 涕,宜奇授藿香丸服之。若久而不愈,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头眩虚晕而痛者,必系虫蚀 脑也,即名控脑砂,宜天罗散服之。但此证久则必虚。当以补中益气汤兼服之即效。

奇授藿香丸
藿香连枝叶(八两)

研细末,雄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五钱,食后苍耳子汤下,或黄酒送下。
【方歌】奇授藿香鼻渊流,浊涕淋漓久不休,猪胆汁合藿香末,苍耳汤下患可瘳。

天罗散
丝瓜藤(近根处者,烧存性)

为末,每用三钱,食后黄酒送下。
【方歌】天罗虫蚀脑髓中,头痛鼻流血水腥,丝瓜根烧研细末,黄酒调服惯杀虫。

补中益气汤
(见溃疡门)

【目录】卷五\鼻部【篇名】鼻疮属性:鼻 疮多小儿生,鼻下两旁斑烂形,总由风热客于肺,脓汁浸淫痒不疼。
【注】此证多生于小儿鼻下两旁,色紫斑烂,由风热客于肺经。脓汁浸淫,痒而不痛,
宜服泽泻散,外搽青蛤散即愈。
\r鼻 疮图\p04-34a101.bmp\r
泽泻散
泽泻 郁金 山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