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温酒送下。
【方歌】 螂丸治鹤膝风,芷桂安息魏威灵,白附归羌桃乳没,膝漏骨皮芍蜜成。
\x五积散\x(见内痈部肾痈)
\x大防风汤\x(见股部附骨疽)
\x万灵丹 回阳玉龙膏\x(俱见肿疡门)
\x独活寄主汤\x(见本部膝眼风)



<目录>卷十\膝部

<篇名>下石疽

属性:下石疽在膝上生,坚硬如石牵筋疼,皮色如常难溃敛,证由血滞外寒凝。
【注】此证生于膝间,无论膝盖及左右,俱可以生。坚硬如石,牵筋疼痛,肿如鸡卵,
皮色不变,并无 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最属疲顽。由身虚,寒邪深袭,致令血瘀凝
结,而成肿溃。内外治法,俱与中石疽参考。但此证肿溃俱凉,若凉化为热,见诸善证者
始吉;仍见恶证者,难痊。
\r下石疽图\p04-34a197.bmp\r



<目录>卷十\膝部

<篇名>缓疽

属性:缓疽血滞外寒凝,肿硬如馒膝上生,紫黯溃迟多 热,肿久渐腐烂皮疼。
【注】此证由外寒深袭,血瘀凝滞而成。生于两膝上,或生于膝两旁,肿硬如馒,木
痛日增,其色紫黯,积日不溃,证之情形,与下石疽相似,惟多 热,肿久则腐烂肌肉、皮
肤。初服当归拈痛汤,以宣通湿热,次按中石疽治法,内宜温补,外宜灸法。虚甚者,十
全大补汤相兼治之
\r缓疽图\p04-34a198.bmp\r
\x当归拈痛汤\x(见股部腿游风)
\x十全大补汤\x(见溃疡门)



<目录>卷十\膝部

<篇名>委中毒

属性:委中毒在 纹生,屈伸木硬微肿红,胆热流入膀胱遏,速宜活血刺委中。
【注】此证生委中穴,穴在膝后 中央约纹,动脉陷中即是。约纹者,折纹也,又名
血郗,穴属膀胱经,俗名腿凹,经曰 中,由胆经积热,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木硬
肿痛、微红、屈伸艰难。治宜速用活血散瘀汤,逐下恶血为效,缓则筋缩而成废疾!诸
书皆云∶兼刺委中穴出血自消,然刺穴必兼有腰痛不能转移者,方可刺之,即出血亦不
可过多,多则令人身扑,面见脱色。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亦有 痛,
色赤、溃速者,由湿热凝结所致,治法亦按肿疡、溃疡门。
\r委中毒图\p04-34a199.bmp\r
\x活血散瘀汤\x
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 大黄(酒炒,各二钱) 川芎 苏木(各一钱五分) 丹皮 枳壳(麸
炒) 栝蒌仁(各一钱) 槟榔(六分)
水二盅,煎八分,空心服;渣再煎服。
【方歌】活血散瘀委中毒,皆因积热肿其处、归芍丹皮桃枳榔,栝蒌大黄芎苏木。



<目录>卷十\膝部

<篇名>上水鱼

属性:上水鱼生委中旁,折纹两稍疼埂昂,长若鱼形瘀热结,外施砭血敷二黄。
【注】此证生委中折纹两稍,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由血热遇外寒稽留,则
血瘀凝结而成。外用砭法,向肿埂上砭出恶血,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甚效。
\r上水鱼图\p04-34a200.bmp\r
\x二黄散\x(即颠倒散。见鼻部肺风粉刺)



<目录>卷十\膝部

<篇名>人面疮

属性:膝肘疮生如人面,自古传来系孽因,流气苦参敷贝母,从善改恶自察心。
【注】此证自古传来,乃奇病也。多生两膝,或生两肘,肿类人形,眉目口鼻皆具。
《本事方》云∶疮口能饮食,施治诸药,绝无所苦,惟敷贝母,其疮皱眉闭口,自此,日
用贝母末和水敷灌,数日疮消结痂而愈。又诸书皆以为素积冤谴,须自清心告解。初宜
服流气饮,日久宜用大苦参丸。今据所用之药,俱系辛热疏散之品,其证或因风、寒、湿
三气,凝合之所化,亦未必尽由冤谴所致也,根据古施治,谅可奏效。
\r人面疮图\p04-34a201.bmp\r
\x大苦参丸\x
苦参(二两) 蔓荆子 赤茯苓 山药 白芷 荆芥 防风 白附子 川芎 山栀(生)
何首乌 白蒺藜 皂角 川乌(炮) 黄 赤芍 独活 羌活(各五钱) 草乌(炮一钱五钱)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黄酒送下,不饮酒者,以
茶代之。
【方歌】大苦参丸人面疮,蔓苓山药芷荆防,白附芎栀何蒺皂,川草乌 芍独羌。
\x流气饮\x(方见背部痰注发)



<目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