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脾痈

属性:脾痈湿热瘀血凝,章门穴肿兼隐疼,腹胀嗌干小水短,利下湿瘀补收功。
【注】此证始发章门穴,必隐疼微肿。由过食生冷,兼湿热,或瘀血郁滞脾经而成。令
人腹胀,咽嗌干燥,小水短涩,初宜大黄汤、赤豆薏苡仁汤,二方合而用之,以攻滞郁。二
便通利,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扶脾调理。顺逆看法与胃痈同。
章门穴又名脾募,在脐旁开六寸高上二寸。
\r五脏六腑诸募穴图(二)\p04-34a138.bmp\r
\x大黄汤\x(见大、小肠痈)
\x赤豆薏苡仁汤\x(见胃痈)
\x六君子汤\x(即香砂六君子汤去藿香、砂仁。见溃疡门)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肝痈

属性:肝痈愤郁气逆成,期门穴肿更兼疼,卧惊 满尿不利,清肝滋肾即成功。
【注】此证始发期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两 胀满胁痛,侧卧则惊,便尿艰难,由愤
郁气逆而成。初服复元通气散,次服柴胡清肝汤;痛胀已止,宜服六味地黄丸;脾虚食
少,则佐以八珍汤,滋肾补脾,治之取效。禁用温补、针灸。
期门穴又名肝募,在乳旁一寸半,再直下一寸半。
\r五脏六腑诸募穴图(二)\p04-34a138.bmp\r
\x复元通气散\x(见肿疡门)
\x柴胡清肝汤\x(见头部鬓疽)
\x六味地黄丸\x(见面部雀斑)
\x八珍汤\x(见溃疡门)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心痈

属性:心痈巨阙肿隐疼,酷饮嗜热火毒成,面赤口渴身作痛,治法阳热总宜清。
【注】此证始发巨阙穴,必隐痛微肿,令人寒热,身痛,头面色赤,口渴,随饮随干,由心火
炽盛,更兼酷饮嗜热而成,宜服凉血饮。酒毒为病者,宜服升麻葛根汤治之。此证甚属罕有,但治法不可不备。
巨阙穴又名心募,在脐上六寸五分。
\r五脏六腑诸募穴图(一)\p04-34a137.bmp\r
\x凉血饮\x
木通 瞿麦 荆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甘草 赤芍 麦冬(去心) 生地 山栀子 车前子 连翘(去心,各等分)
引用灯心,若潮热加淡竹叶,水煎温服。
【方歌】凉血饮善治心痈,瞿荆荷芷草翘通,赤芍山栀干生地,车前花粉麦门冬。
\x升麻葛根汤\x
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一钱) 黄连 木通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方歌】升麻葛根汤山栀,酒毒心痈黄连宜,柴芍通芩升葛草,水煎温服不拘时。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肾痈

属性:肾痈肾经不足生,京门微肿隐隐疼,少腹肋下 胀满,房劳形寒邪外乘。
【注】此证始发京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寒热往来,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 胀塞
满。由肾虚不足之人,房劳太过,身形受寒,邪气自外乘之。初服五积散加细辛;寒尽痛
止,宜用桂附地黄丸调理。
京门穴又名肾募,在身侧腰中监骨下肋间。
\r五脏六腑诸募穴图(二)\p04-34a138.bmp\r
\x五积散\x
苍术(炒,二钱) 陈皮 桔梗 川芎 当归 白芍(各一钱) 麻黄 枳壳(麸炒) 桂心 干姜
浓朴(各八分) 白芷 半夏(制) 甘草(生) 茯苓(各四分)
引姜一片,水二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头痛恶寒者,加连须葱头三个,盖卧汗出甚效。
【方歌】五积散苍壳陈苓,麻黄半桔归芍芎,芷朴桂心干姜草,肾痈寒邪服成功。
\x桂附地黄汤\x(见溃疡门)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三焦痈

属性:三焦痈由湿热凝,石门穴上肿隐疼,寒结治同肠痈法,内痈俱系膜内生。
【注】此证始发石门穴,必隐疼微肿,令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由湿热遇寒凝结而
成。治法与大、小肠痈同。凡内痈俱系膜内成患,外皮不腐。
石门穴又名三焦募,在脐下二寸。
\r五脏六腑诸募穴图(一)\p04-34a137.bmp\r



<目录>卷七\内痈部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凡人胸腹有十一募。募者,各脏腑阴会之所也。《灵枢》云∶发内痈、内疽者,其本
经募上肉必浮肿,募中必时时隐痛,浮肿为痈,隐痛为疽,此即内痈、内疽之验也。兹
内痈有治法,内疽无治法何也?盖内痈、内疽,其病原无殊,惟在根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