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 肿外发。身热不退。
臭秽不止。用药罔效者。俱为不治。
\x芦荟消疳散\x 芦荟 银柴胡 胡黄连 黑玄参 牛蒡子 羚羊角 桔梗 栀子 石膏(各五分) 薄荷叶(四分)
升麻(三分) 甘草(三分)
用水二钟。淡竹叶十片。煎六分。食远服。
\x三黄香黛散\x 牛黄 黄连 大黄(酒蒸) 木香 青黛(各等分)
上为末。用淡竹叶、薄荷煎汤。调服。
\x人参茯苓粥\x 必先服此。以养胃气。
人参 茯苓 为末。每用一钟。同米二钟。煮粥食之。先用盐汤漱口。
\x洗牙疳方\x 先用麻油通口噙漱。觉无油气。吐之。如式六七次。次以百沸汤入盐、醋。漱吐三四次。再次以绵胭脂 拭干。然后上药。此秘法也。
\x再生散\x 治走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土鳖(四十九个 存性) 山豆根 人中白( ) 辰砂(飞各二钱)
上为细末。先割净腐肉。用前法洗净。拭干掺之。七日内长肉如旧。
\x大牙散\x 治走马牙疳烂极者。
\x象牙梳\x(油透者 存性为末) 加冰片掺之。
一用蝼蛄、雄黄、黄柏等分。为末掺之。
一用 乌鸦头、龙骨、枯矾、赤石脂、焙黄铅粉、麝香为末干掺。或用油调。
\x牛黄生肌散\x 治牙疳。臭烂穿腮者。
牛黄(五分) 珍珠 琥珀 人中白 胡黄连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儿茶(二钱) 硼砂(五分)
冰片(三分)
上为末。掺用。
\x勒马听徽散\x 治牙疳臭烂者。神验。
白砒(一分) 麝香(三分) 青黛(飞一两) 青绵(一根扯碎)
清油拌匀收之。用时。先以清米泔水漱口净。次以针尖挑些须塞牙齿根缝内。
\x青莲膏\x 治走马牙疳。
白砒(一分) 轻粉(一钱) 青黛(二钱) 乳香(一钱) 麝香(五分)
上为细末。用香油调薄。摊纸上。用捶捶实。阴干收之。每于卧时。漱净口。拭干。随疮大小剪药封之。至 晓去药。漱净吐之。三上。效。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咽喉部属性:\x经络\x 咽者咽也。接三脘以通胃。故以咽物。喉者候也。通五脏以系肺。故以候气。有云嗌者即咽之低 处也。然喉痹则呼吸不利。天气闭塞也。咽痛则饮唾不入。地气闭塞也。是以喉痹。必兼咽嗌痛。而咽嗌 痛未必兼喉痹也。又十二经皆凑于喉。而内经独言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者。重于君相二火也。又一 阴心胞与肝。一阳三焦与胆。四经皆有相火。气热则为痹必矣。第火有虚实之分。喉有紧慢之别。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咽喉部属性:紧喉者其发暴。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声音不出。脓水不入。由膏粱浓味所致。为之实火。斯时也。不及用 药。宜刺少商穴委中穴。出紫黑血以泻其热。噙牛黄点舌丹以消其毒。俟稍缓。吹以冰硼散。服清咽利 膈散以清其源。痰盛者桐油饯导之。
\x牛黄点舌丹\x 治喉风喉痹。痰火壅盛。并大头瘟及痈毒等。
牛黄(五分) 熊胆(五分) 蟾酥(三分) 犀角(三分) 羚羊角(三分) 珍珠(三分) 冰片(五分)
麝香(三分) 沉香(五分) 辰砂 雄黄 硼砂 血竭 乳香 没药 葶苈(各一钱)
各为细末。称准和匀。乳汁为丸。绿豆大。金薄为衣。每用一丸。呷舌下噙化。徐徐咽之。化尽口内麻。以 冷水漱口咽之。则患处出汗。
\x冰硼散\x 治咽肿。及口齿肿痛。并久嗽痰火。咽哑作痛。
冰片(五分) 硼砂(五钱) 玄明粉(五钱) 朱砂(六分)
共为末。日吹五七次。
\x金锁匙\x 治喉风喉闭。痰涎壅盛。口噤不开。汤水不入者。
焰硝(一两五钱) 硼砂(五钱) 雄黄(二钱) 白僵蚕(一钱) 冰片(二分半)
各研末。和匀吹之。痰涎即出。或化为水。
\x桐油饯\x 治喉闭痰壅。呼吸不利。汤水难入者。
用温汤半碗。加桐油三四匙。搅匀。用硬鸡翎蘸油。探入喉内。连探四五次。其痰壅出。再探再吐。以人 醒声高为度。
\x清咽利膈汤\x 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痹喉痈。重舌木舌。或膈胸不利。烦躁饮冷。大便闭结 等症。
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 桔梗 黄连 玄参 金银花 牛蒡子 防风 荆芥(各一钱) 朴硝 大黄(各二钱)
一加 升麻 葛根 大青 青黛 羌活 半夏 射干 山豆根等类 水二钟。淡竹叶二十片。煎八分。加蜜二匙。食远服。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咽喉部属性:慢喉者虚火也。其发缓。其色淡。其肿微。其咽干。其便利。其脉微细。甚则舌生白胎。唇如矾色。此由忧思 太过所致。午前痛者。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玄参、桔梗、牛蒡子。如不应。以补中益气汤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