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具此诸引。理 取寒热温凉。制之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洞窥病势。使引为当也。
\x二青散\x 治一切 热红肿。热痛阳毒。未成者即消。
青黛 白芨 白蔹 白薇 白芷 白藓皮 朴硝 水龙骨 黄柏(各一两) 天花粉(三两)
大黄(四两) 青露(即芙蓉叶三两)
为末。用醋蜜调敷。如已成者则敷四围。留顶。贴替针膏。
\x回阳玉龙膏\x 治背疽阴病。不肿高。不 痛。不发热。不作脓。及寒湿流注。鼓风久损。冷痛痹风。诸湿脚 气。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鹤膝风等。但无皮红肌热者。一概用之。俱有功 效。
草乌(三两炒) 军姜(三两煨) 赤芍(炒) 白芷 南星(煨各一两) 肉桂(五钱)
上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此药有军姜、肉桂。热血生血。既生既热。恐不能散而为害。故有草乌、南 星。可以破恶气。祛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加以酒 行药性。攻通气血。虽十分冷症。未有不愈者。诚为寒灰之焰。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 痛痒。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设若不除。则寒根透髓。寻常之药。固莫能及矣。
\x坎宫锭子\x 治 赤红热肿痛诸毒。并痔。
京墨(一两) 熊胆(三钱) 胡黄连 儿茶(各二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五分) 牛黄(三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主。加生姜汁、大黄水浸取汁、酽醋各少许相兑。和药成锭。用凉水磨如墨。以笔 蘸药涂之。
\x离宫锭子\x 治一切皮肉不变。漫肿无头。肿毒疔毒。
京墨(一两) 蟾酥 胆矾 血竭(各三钱) 朱砂(二钱) 麝香(一钱五分)
上为末。用凉水调成锭。凉水磨如墨。照前法涂之。
\x绛红膏\x 治一切肿毒已成。悉效。
先用加味神灯捻照毕。次用真银朱为末。以真生桐油调摊如膏。贴之。
\x二味消毒散\x 治热疖痱痤疥疹。风湿痒疮。
白矾(一两) 明雄黄(二钱)
上为末。茶清调化。鹅翎蘸扫。患之痒痛自止。痱粟自消。
\x铁桶膏\x 治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不收束者。
文蛤(微炒一两) 白芨(五钱) 铜绿(五钱) 明矾(四钱) 胆矾(三钱) 轻粉(二钱)
郁金(二钱) 麝香(三分)
上为末。收之听用。用陈米醋一碗。杓属性火煎至一小钟。起金色黄泡为度。待温入药一钱。搅匀炖 温。用新笔蘸涂根上。绵纸盖之。自生皱纹。渐收渐紧。再不开大。
一、用石青(一两) 铜绿(五钱) 硼砂(五钱) 白灵药(五钱)
上为末。次用阿胶一两。以黑铅三斤夹碎。水四碗。煎半碗。入阿胶再煎成膏。人药成锭。重二钱。用 人乳磨涂。
一、用铜绿(一两) 硼砂(一两)
以阿胶膏成锭。用乳香煎汤磨浓。新笔蘸涂。初起者涂一圈。消一圈。已溃者先用椒茶汤洗。如疮 口已完。皮肉未老。烧艾熏之。
\x马齿苋膏\x 发背诸毒。
苋一握。酒煎或水煮。冷服。自能出汗。一服退热去腐。三服良愈。再杵苋敷之。
杨梅愈后。遍身如癞。喉硬如管者。取苋碗粗一握。酒水煎服出汗。
多年顽疮 疮。顽痛不收口者。杵苋敷之。取虫。一日一换。三日后腐肉尽。见红肉珠时。换生肌药收口。
妇人脐下生疮。痛痒流水。连及二阴者。用苋四两、青黛一两。研匀敷之。丹毒。加蓝根捣敷。
唇紧面肿者。捣汁涂之。
湿癣白秃。取锻石末炒红。用苋汁熬膏。调匀涂之。
三十六种风疮。取苋一石、水二石。一釜煮之。澄清。纳黄蜡三两。再煎成膏。涂之服之。
<目录>卷一\主治方<篇名>洗涤类方属性:洗有荡涤之功。使气血疏通以舒其毒。则易于溃散而无壅滞也。凡肿四肢。 渍之。在腰腹背。淋之。在 下部。浴之。如用药二两。以水二升煎升半。用布帛或棉蘸洗。稍凉再易之。日用三五次。甚者日夜不住。
以肿消痛止为度。如已溃时及拔筒后。先去旧药。用方盘靠身于疮下放定。随用猪蹄汤以软绢淋洗 疮上。并入孔内。轻手捺净内脓。庶败腐宿脓。随汤而出。以净为度。再以软帛叠七八重。勿令太干。带汤 覆于疮上。两手轻盈旋按片时。帛温再换。如此洗按四五次。流通气血。解毒止疼。去瘀脱腐。此手功之 要法。大疮不可缺也。洗时冬月要猛火以逼寒气。夏月要明窗以御风寒。若不慎此。轻则有妨收口。重 则必变纯阴。
盖用猪蹄汤者。使毒闻腥而速腐耳。腐未净。敷玄珠膏。腐已净。敷玉红膏。俱以黑膏盖之。如四边根已 消。则不必用箍药。更加大补得宜。其功更远。
疮一月不治则有虫。用艾煎汤投白矾三钱洗之。为艾性能杀虫也。
疮由气血冷不收口者。用艾煎汤洗之。更烧艾熏之。为艾性辛热以助阳气也。
未溃之前。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