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消者。服此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
此时不可用内消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川芎 金银花 当归(各一钱) 白芷 皂角刺 甘草 桔梗(各五分)
脾弱者去白芷。倍用人参。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排脓内托散\x 治痈疽脑项诸发等疮。已溃流脓时宜服。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二钱) 川芎 白芍 黄 陈皮 茯苓(各一钱) 香附 肉桂(各八分)
甘草(五分) 白芷(项之上加三分) 桔梗(胃之上加五分) 牛膝(下部加五分)
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乳香定痛散\x 治痈疽发背诸毒。疔疮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败腐脓毒。不假刀 砭。其恶毒自然脱下。及治打扑伤损。筋骨疼痛。并宜服之。
乳香 没药(各五分) 黄 人参 甘草 归身 川芎 白芍 陈皮 熟地黄 粟壳(去筋膜蜜炒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随病上下服之。
\x神功内托散\x 治痈疽脑项诸发等疮。至十四日后。当腐溃流脓时不作腐溃。更兼疮不高肿脉细身 凉者。用 当归(二钱) 人参 白术 黄 (各一钱五分) 大附子 陈皮 茯苓 白芍 川芎(各一钱) 穿山甲(八分)
甘草(炙) 木香(各五分)
煨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透脓散\x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黄 (四钱) 川芎(三钱) 当归(二钱) 皂角刺(一钱五分) 穿山甲(炒末一钱)
水二钟。煎一钟。随病上下服之。或加酒一杯服。
\x竹叶黄 汤\x 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表里热甚。口干大渴者。
黄 甘草 黄芩 川芎 当归 白芍 人参 半夏 石膏 麦冬(各八分) 生地(一钱)
淡竹叶(十片) 灯心(二十根) 生姜(三片)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x回阳三建汤\x 治阴疽发背。初起不疼不肿。不热不红。硬若牛皮。坚如顽石。十日外脉细身凉。肢体倦 怠。皮如鳖甲。色似土朱。粟顶多孔。孔孔流血。根脚平散。软陷无脓。又皮不作腐。手热足凉者。俱急服 之。
大附子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茯苓 枸杞 陈皮 萸肉(各一钱) 木香 甘草 紫草 浓朴 苍术 红花 独活(各五分) 皂角树根上白皮(二钱) 煨姜(三片)
水二碗。煎八分。入酒一杯。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用绵帛盖暖疮上。预不得大开疮孔。走泄元气为 要。
愚按。凡背疽属阴者。皆由脏腑先坏。而内毒不得发越于外也。旧有用鸡冠剪血滴于疽上者。有醋 煮雄艾敷用者。猪脑热药敷围者。神灯火气灼照者。此数法皆阴疽之用。予虽常用。未见其实。但阴 疽不起者。如树木之根坏。强力培植枝叶而终无发生之理。予常据理用药。固有得其生者十中三 四。譬如先要疏其稼土。通其地脉。助其根本。回其阳气。此四者缺一不可。用苍术、浓朴、茯苓、陈皮、疏 其土。川芎、当归、紫草、红花、通其脉。人参、黄 、枸杞、山萸助其本。附子、木香、
甘草、独活回其阳。如此用之。但根本内有一脉未绝之气。服之俱可得其生。又验其手足温暖。疮便发热。
渐作 肿。复生疼痛。色暗得活。坚硬得腐。胃气得回。此是药之效验。必在三服中应之为吉。外兼照法。
接助回阳。此通治阴疽之大法也。
\x黍米寸金丹\x 二名返魂丹。三名再生丸。四名追命丹。五名延寿丹。六名来苏丸。七名知命丸。八名得 道丸。此方昔出异人所传。常有暴中急症。忽然卒倒者。斡开牙关。研灌三丸。其人即活。又能治发背 脑疽。遍身壅肿。附骨痈疽等症。初起憎寒壮热。四肢倦怠沉重者。毋分表里老幼轻重。并宜服之。
麝香(五分) 乳香 没药 雄黄 乌金石 狗实 轻粉(各一钱) 蟾酥 砂(各二钱) 黄蜡(三钱)
狗胆(一个干用) 白粉霜(三钱) 鲤鱼胆(阴干三个) 白丁香(四十九粒) 金头蜈蚣(七条全者酥 炙黄色) 头胎男乳(一合)
上为末。将黄蜡乳汁熬成膏。和药为丸。绿豆大。大人三丸。小儿一丸。病重者五丸。冷病用葱汤。热病 用新汲水送下。盖卧避风出汗为度。诸病如失。后食粥调理。
\x溃疡主治方\x \x十全大补汤\x 治溃疡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脓清。或自汗盗汗。及遍身流注瘰 便毒诸疮。
久不作脓。或脓成不溃。溃而不敛。若气血不足之人。结肿未成脓者。宜加陈皮、香附、半夏、连翘。服之 自消。
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 茯苓 肉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x八珍汤\x 治溃疡诸症。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气血。进美饮食。和表里。退虚热。为气血俱虚之大药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