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3-外科大成-第1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惟此取法最确。故重表而出之。宜珍之勿忽。)

金门穴
治瘰 。(穴在掌后三寸五分。秘法。)


阳陵泉穴
治渊疽。(此穴筋之会也。专治筋病。穴在膝下一寸。 外 陷。蹲坐取。)


悬钟穴
治附骨疽。(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膝眼穴
治鹤膝风。(穴在膝头骨下两傍陷中。)


环跳穴
治腿股风。居 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穴在脾枢中。侧卧。伸下 足。屈上足。以左手摸穴。右手摇撼取之。足少阳太阳之会也。居 穴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居 在跳上一寸。灸则筋缩。)


足少阴肾经

阴谷穴
治心口疽。(穴在膝下。内补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按之应手。)


筑宾穴
治幽痈、赫痈。(穴在内踝上 分中。)


足太阳膀胱经

风门穴
治玉枕疽。又能宣通背上诸阳热气。一名热府穴。(穴在背骨第二椎下陷中间。两傍相去 脊同身寸各开一寸五分。正坐取之。各灸七壮。)


心俞穴
治发背。(穴在五椎下两傍。各开一寸五分。)


委阳穴
治五发。(穴在足小 中。外 两筋间。屈伸取之。一云在承扶下一寸六分。屈伸取之。

承扶在尻臀下陷纹中。兼骑竹马法灸之。)

会阳穴
治肾疽血崩。(穴在膝约纹中央下三寸。)


昆仑穴
治附阴疽。风疹、风热、冷脾。(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细脉动应手。)


任脉经
(此经会阴而行腹)


百会穴
治龙泉疽。虎髭毒。(穴在巅顶中。直平耳尖。)


督脉经
(此经会阳而行背)


神阙穴
治对口。(穴在两手兑骨间。亦秘法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属性:古有烙法。今罕用之。盖使患者骇然。亦惧粗工之误用耳。余以阳燧锭子代之。治痈疽发背一切诸毒。
未成者立消。已成立溃。已溃立穿。更易于收敛。并灸瘰 、便毒、蛇头疔、痞块。及风寒湿气疼痛等症。悉 皆神验。勿忽。

阳燧锭子方
蟾酥 朱砂 川乌 草乌(各五分) 直僵蚕(一条各为末和匀)

用石硫黄一两五钱。置碗内微火炖化。入前蟾酥等末搅匀。离火。再入当门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搅匀。
即倾入湿瓷盘内。速荡转成片。俟冷。取收瓷罐内。用时。取甜瓜子大一块。要上尖下平。先用红 枣肉擦灸处。粘药于上。用油灯草火点之。灸五壮或七壮、九壮毕。即饮米醋半酒钟。随用小膏药贴之。出 黄水些须。其毒即消。如风气痛者。用箸子于骨缝中揿之。酸痛处于墨记灸之。如腿痛膝痛。于鬼眼 穴灸之。再、肩担成疮。于肿处各灸一壮。立瘥。
【目录】卷一\总论部【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属性:凡痈疽发背。诸毒恶疮。先以湿面随肿根作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勿令渗漏。圈外围布数重。防火气烘 肤。圈内铺蜡屑三四分浓。次以铜漏杓盛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化至滚,再添蜡屑。随化随添。以井满 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去火杓。即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 冷起蜡。蜡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征也。如漫肿无头者。以湿纸试之。于先干处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 消。已成者三二次速溃。久溃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蜡从孔入。愈深愈妙。其顽腐瘀脓尽化。收敛甚 速。
一法。灸顽疮 疮。亦作面圈围疮口。次取黄蜡随疮井大捻钱浓一饼。盖疮口上。上铺艾令满。着火。艾 着蜡化。渗入疮口内。先痒后痛。俟艾烬。尽去之。则瘀腐尽化。如锁口未尽。挑去之。则新肉生矣。若犯房 劳。必须再灸。
【目录】卷一\总论部【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属性:背疽初起肿痛。重若负石。坚而不溃者。用之能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出毒水。即能内消。若溃而不腐。新 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补阳气。散余毒。生肌骨。移深居浅。用新桑树根劈成条。或桑木枝长七寸劈 如指粗。一头燃着吹灭。用火向患处烘片时。火尽再换。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三二次。以肿溃肉腐为 度。若腐已去而新肉生迟者。则于疮四畔烘之。凡阴疮瘰 。流注 疮。恶疮久不愈者。俱宜烘之。书云。
火有拔山之力。惜乎治者之不用耳。
【目录】卷一\总论部【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属性:治发背初起。七日前后。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不起发者即发。不腐者即腐。诚良法也。用 朱砂 雄黄 血竭 没药(各一钱) 麝香(四分)
为末。每用三分。绵纸裹药为捻。长七寸。麻油浸透。灼火。离疮半寸许。自外而内。周遭徐徐照之。火头 向上。药气入内。疮毒随火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根。渐加至四五根。候疮势渐消渐减。熏后随 用敷药。如已溃。大脓泻时不必用此。其敷药原方草药难觅。余用 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