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6-伤科方书-第6页

木香。羌活。
咽喉引 玄胡。碎补。干姜。防风。桔梗。薄荷。桔根。连乔。
胸前引 枳壳。浓朴。干姜。郁金。陈皮。乌药。木香。甘草。
腰上引 杜仲。小茴。菟丝。木香。故纸。枸杞。玄胡。加皮。
手上引 桂枝。当归。透骨草。甘草。羌活。防风。神仙剑。(即千年健十指全伤用) 脚上引 川膝。独活。木瓜。苡仁。淮膝。苍术。加皮。木香。
脚脊引 淮膝。南藤。棕根。木瓜。苡仁。螺蛳。骨透。骨草。
潮热引 柴胡。羌活。黄芩。陈皮。浓朴。甘草。人中白。
浮肿引 生地。防己。漏芦。防风。乌药。甘草。
气急引 沉香。枳实。陈皮。木香。郁金。乌药。
腹内痛引 玄胡。吴萸。石蒲。白芍。木香。祈艾。
二便闭引 大黄。车前。泽泻。木通。枳壳。猪苓。
血聚引 红花。桃仁。生地。苏木。血竭。当归。
气聚引 沉香。小茴。三棱。莪术。灵脂。乳香。
遍身引 乳香。碎补。木香。没药。吴萸。寄奴。
消风引 荆芥。白芷。犀角。薄荷。葛根。草乌。
止呕引 炮姜。砂仁。藿香。白苓。酸车草。取自然汁。
失气引 金凤花叶。佛指甲花。寸香。 三味共研细末。姜汁服。
接骨引 然铜。虎骨。小茴。当归。土鳖。猴骨。枸杞。
体之虚者 加附子肉桂。洋参。黄 。
体之健者 加黄连。黄芩。紫苏。薄荷。
接骨膏(第五十七) 当归(酒炒,一两五钱) 羌活(五钱) 骨碎补(去皮,五钱) 牛膝(酒洗炒,一两) 木香(五钱) 威灵仙(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川芎(五钱) 川乌(去皮净,五钱) 加皮(酒炒去皮,一两) 杜仲(五钱) 北细辛(五 钱) 防风(五钱) 要鲜拣净香附 (五钱) 滴乳香(去油后放五钱) 没药(去油后放五钱) 桃丹(后放收膏二两五钱) 嫩松香二两后放。
以上共药十八味。外加四叶对(三钱) 土茯苓(三钱) 海风藤(五钱) 将真正菜油数斤熬滚。将药十四味先入锅内。
再将 草药三味。共浸油内。春天浸五日。夏三。秋七。冬十天。期满入锅内。漫火熬根浮起。滤渣再入乳香。没药。松香。
三味。又熬数沸。滴水成珠。再下黄丹收膏。俟退火三日再用。此膏专治骨跌打伤者。皮未破者。将此膏贴之。其骨陆 续如初。
并一切跌打损伤。贴患处。伤骨自好。其肿自消。散血通气效验。
凡跌打不能言语。人不知打坏何处。急用不满尺丛树。连根拔来。洗净去泥。捣汁量人酒量若干。如饮约一壶者。
即用一壶。和丛树内搅汁。令伤人饮之。免其血瘀冲心。再请先生。医治可也。
又十直路口。尿桶底砖瓦片取来。炒干研末。亦医跌打。
按江先生乳名祥。号瑞屏。住婺源北乡清华街。双河头。道光庚子年已七旬。善于跌打。此书珍之宝之。
<目录><篇名>附录验方四则属性:三合济生丸 专治四时不正之气。头疼身热。腹痛胀闷。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绞肠痧气。伤寒伤暑。
伤食疟痢诸症。每服一钱。重症加倍。舌苔白者。用藿香汤。下黄者。用荷叶汤。下寒重用姜汤下。
吐泻转筋。用丸四 服。加生姜。灶心土。煎服。忌食米粒。此方历年合药施送。活人甚多。而需费甚少。务望诸方善士。或合药或刻方广 为施送。则费小而功极大矣。方列于左。
川浓朴(六两五钱) 姜汁炒乌药(二两) 枳壳(三两五分) 羌活(四两) 广藿香(七两) 木瓜(一两三钱) 紫豆蔻 (二两) 茅术(三两) 半夏(四两五钱) 苏叶(七两) 香茹(二两) 草果(二两) 赤苓(六两) 香附(三两) 桔梗(二 两五钱) 甘草(三两) 茯苓(二两) 川芎(三两) 白术(一两五钱) 檀香(一两) 陈皮(六两五分) 防风(三两) 木 香三两(六钱) 柴胡(八钱) 白芷(五两) 神曲(五两) 砂仁(三两) 以上药料。须拣选明净。同研为细末。用薄荷。
茶叶。大腹皮。熬汁米汤一碗法丸。朱砂为衣。每丸重七分。晒干收入小口瓷瓶。不可泄气为要。
跌打损伤膏验方 生地。薄荷。独活。赤芍。川芎。川羌。连翘。 以上每味各一两。 香附。荆芥。当归。防风。
桃仁。米仁。青皮。加皮。丹皮。杜仲。川柏。元胡。白芍。白芷。牛膝。红花。鲜皮。木通。苏木。木瓜。甘草。浓 朴。苏梗。枳实。枳壳。秦艽。川断。黄 。甘松。三棱。山奈。元参。刘寄奴。骨碎补去毛。 以上每味各六钱。外 加铅粉七十二两 炒黄色。
用上等好麻油十斤。以上各药。先浸两三日。后入锅煎熬。去渣。再入铅粉。用桑枝搅匀。扇至烟尽候冷。浸水中 愈陈愈妙。
又末药方 摊膏时临用。加入每油一斤。加放药末(一两) 肉桂(一两) 制乳香(二两) 制没药(二两) 血竭(一两) 龙骨(一两) 丁香(一两) 以上共研极细末。收藏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