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6-邯郸遗稿-第8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若胁痛甚,紫苏饮中 加白芥子、柴胡、枳壳升达之。
孕妇背痛者,气所滞也,宜紫苏饮;若腰背痛不可忍者,虚则杜仲丸;腰痛如折者,以黑豆炒熟,
酒饮之,或破故纸、紫胡桃酒服。
孕妇遍身拘急不仁、作痛,眼黑花,不寐,胎气亦有然者,宜用紫苏饮。
妊娠面及四肢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有胎气,有水肿,有湿,有热,有因疟过饮伤脾,有因泻 利虚滑损胃,皆能令肿也。若胎气肿者,以紫个散加白术;若虚浮水肿者,以五皮饮加白术、丁香、莱菔 子;若浮肿小便不利者,乃胎水证也,宜紫个散加泽泻、木通、白术;如三焦热病,加栀子、黄芩,利小 便、退肿尤捷;若浮肿腹大者,气也,必利小便为上,宜服紫个散。若脾气虚,遍身浮肿,心腹胀满,
喘急气促,小便不利者,名曰胎水,又名子满,以紫个散加桑皮、赤茯苓、木香、泽泻、木通,甚者加防 己;若湿,以五苓散去桂加车前子、大腹皮、人参、木通治之。

【紫个散】
紫苏 浓朴 陈皮 桔梗 甘草 半夏 香附 藿香 白芷 茯苓 菟丝子 人参 白芍 当归 川芎 大腹皮
【五皮饮】
桑皮 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五加皮 胎前水肿危殆歌∶水肿伤肝唇定黑,背平伤肺脾脐凸。缺盆平也已伤心,足底平伤肾藏格。

妊娠遍身脱皮,因肿服药,肿退去皮也。
妊娠两足面肿至腿膝,行步艰难,喘闷妨食,似水肿,甚至指间水出者,名曰子肿,宜服天仙散。
如脚浮肿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宜生料平胃散加苏叶、生姜、大枣。

【天仙散】
香附 木瓜 甘草 陈皮 乌药 苏 叶木香 天仙藤
【生料平胃散】
生白术 浓朴 甘草 陈皮 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口干,不得卧,名曰子烦。或肺虚热乘心肝,或心肺停痰积饮,或气郁 烦躁,或呕吐痰涎,俱谓之子烦,宜安胎竹叶汤。如不效,以紫苏饮或麦门冬散之类治之。或胎气未安,

似虚烦不得卧者,宜知母丸。

【安胎竹叶汤】
人参 茯苓 黄芩 麦冬 淡竹叶 如有痰,加竹沥。


【麦门冬散】
麦冬 防风 茯苓 生姜 人参 淡竹叶
【知母丸】
知母(一两,焙)

为末,大枣肉捣和为丸如弹子大,人参汤送下。
妊娠子痫,气有绝少,盖气调和则能安胎,万一有此,名曰子痫,又名子冒,俗名儿风。此证虽不致 于死,亦能堕胎,速服紫苏饮,或消风散,或乌药顺气散,并用香苏散以理之。若忽然发搐,不省人事,
后复发如角弓反张,状若中风者,宜羚羊角散,或用当归独活汤入竹沥,或用砂仁汤服之。

【消风散】
荆芥 川芎 甘草 陈皮 浓朴 防风 藿香 蝉壳 僵蚕 人参 茯苓 羌活
【乌药顺气散】
乌药 桔梗 橘红 白芷 干姜 麻黄 枳壳 甘草 僵蚕 生姜 川芎 大枣
【香苏散】
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生姜 青葱
【羚羊角散】
羚羊角 防风 当归 艾叶 川芎 米仁 茯神 杏仁 木香 甘草 独活 五加皮 枣仁 生姜
【当归独活汤】
当归 川芎 甘草 桂枝 贝母 葛根 杜仲 防风 陈皮 人参 茯苓 藿香 独活 咳嗽多痰者,宜旋覆花汤加芩、连,或二陈汤加贝母、姜汁服之。


【旋覆花汤】
旋覆花 赤芍 荆芥 半夏曲 前胡 炙甘草 茯苓 杏仁(炒) 麻黄(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二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有汗者,不宜服。
感风头痛壮热,宜芎苏散。若恶风发热有汗,宜杏子汤。

【芎苏散】
川芎 紫苏 枳壳 桔梗 葛根 前胡 甘草 橘红 木香 茯苓 生姜
【杏子汤】
人参 茯苓 半夏 甘草 肉桂 细辛 白芍 五味子 杏仁 若感寒头痛,咳嗽痰多,宜服华盖散。


【华盖散】
麻黄(去节) 桑皮 茯苓 杏仁 苏叶 陈皮 甘草 若咳嗽而兼泄泻者,以养胃汤治之。

若干咳者,以紫个散倍加归、苓治之。
妊娠伤寒者,仲景云治法用药其避忌与常人不同。若头痛,身热,无汗,脉浮紧者,以四物汤加麻 黄、细辛;若过经不愈,温毒发斑如锦纹者,以四物加升麻、防风、连翘、黄芩、柴胡。
如发斑而满,非人参白虎汤不能治;若见斑而隐没者,元气不足也,宜加倍人参服之,则斑出矣。

【人参白虎汤】
人参 石膏 粳米 甘草 知母 如外感重者,宜服十神汤,或五积散,轻者用养胃汤。


【十神汤】
香附 紫苏 川芎 干姜 赤芍 升麻 甘草 橘红 麻黄 白芷 孕妇伤寒,但浓煎葱白汤,或加醋或加姜汁一滴,服之即愈。切不可轻与之表,盖有胎者如服表 药,不惟堕胎,抑且母命难存,慎之慎之。

胎前瘟疫与伤寒同,如前用葱白汤服之,盖葱白可以解邪,又可以安胎也。
胎前谵语,宜二四汤去熟地,加山楂、薄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