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6-邯郸遗稿-第3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疼痛者,是血凝气结,其脉沉紧,宜温经汤。

【温经汤】
人参 当归 白芍 延胡索 肉桂 川芎 牛膝 蓬术 丹皮 甘草 气滞血凝者,腰腹刺痛,宜桂枝桃仁汤、通经六合汤。


【桂枝桃仁汤】
桂枝 桃仁 生地 芍药 人参 甘草 加枣子煎。


【通经六合汤】
生地黄 当归 赤芍 川芎 蓬术 肉桂 经水凝滞,心腹疼痛者,宜琥珀散、佛手散治之。


【琥珀散】
熟地 赤芍 肉桂 三棱 当归 丹皮 延胡索 蓬术 乌药 蒲黄 刘寄奴 琥珀 为末,酒调服。


【佛手散】
川芎 当归 水、酒各半煎服。

经闭腹满疼痛,发热恶寒者,宜凌霄花散、牡丹皮散。

【凌霄花散】
凌霄花 当归 桂枝 红花 刘寄奴 赤芍 延胡索 丹皮 白芷 酒半盏,再入红花煎。


【牡丹皮散】
当归 红花 肉桂 蓬术 赤芍 丹皮 苏木 延胡索 鬼箭羽 干漆 没药(另研)

陈皮 乌药 甘草 室女经闭成劳,脐腹瘕痛,宜牛膝散或通经丸。

【牛膝散】
当归 丹皮 肉桂 桃仁 川芎 赤石 延胡索 牛膝 木香 水、酒煎。


【通经丸】
肉桂 大黄(煨) 干漆(研碎炒令烟尽为度) 青皮 川乌(泡去皮) 川椒 蓬术 干姜 桃仁 红花 当归 上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淡醋汤下。

经水涩少,渐渐不通,潮热瘦弱者,宜四物汤倍加泽兰治之。
淤血凝积,经候不调,时时作痛,腰膝重疼,小腹坚硬者,宜红花当归散。

【红花当归散】
红花 牛膝 刘寄奴 肉桂 当归 紫葳 苏木 白芍 白芷 甘草 酒煎服。

妇人胃气不调,亦能使经经岁不通,体壮实,但饮食减少者是也,宜服逍遥散以消食理脾,使饮食 进而元气足,后以和其血气,则经水自行矣。
经沉滞不调,脐腹刺痛,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一月不至,或一月两至,宜服佛手散,或三神丸。

【三神丸】
当归 橘红 延胡索(酒炒)

为末,酒糊丸,空腹艾醋汤下。
妇人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淋漓不断,断后复来,状若泻水,腹中坚痛,或闭塞不来,宜服桃仁散。

【桃仁散】
人参 川芎 赤芍 丹皮 牛膝 肉桂 当归 生地 泽兰 蒲黄 桃仁 半夏 生姜 甘草 经水不调,或来多不节,或过月不行,或崩血不止,宜大温经汤。


【大温经汤】
人参 肉桂 川芎 白芍 天冬 阿胶 吴茱萸 当归 丹皮 甘草 半夏 生姜 经水适来适断,日晡往来寒热如疟状,或痰嗽,宜先服小柴胡汤,后服四物汤。若泄泻,去黄 芩,加白术、茯苓;如自汗,减柴胡,加黄 ;如寒热皮肤冷,加桂枝;如腹冷,加肉桂,如咳嗽,加五味。


【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黄芩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阴虚潮热,渐成骨蒸,宜逍遥散,或牡丹皮散。

月水或前或后,崩漏,赤白带下,每遇经行,小腹急痛,头眩,饮食少进,气闷者,宜加减吴茱萸汤。

【加减吴茱萸汤】
吴茱萸 干姜 当归 防风 茯苓 肉桂 细辛 丹皮 桔梗 木香 门冬 半夏 甘草 加姜、枣煎服。

经水不调,脐腹冷痛,恶心,胀满,至晚则剧者,宜四乌汤、姜黄散,或艾煎丸。

【姜黄散】
姜黄 川芎 肉桂 蓬术 丹皮 红花 当归 赤芍 延胡索 水煎,入酒少许。

形体黑瘦,经水不调者,子宫无血故也,养其阴则自然经至矣。
肥人经水不调,乃湿痰也,去其痰,则经自调矣,宜二四汤,或导痰汤入芎、归、连、地(必用姜 汁炒,恐泥膈也)。

【导痰汤】
半夏 茯苓 枳壳 南星 甘草 陈皮 姜 经水不调,脐腹冷痛,宜牛膝散;若经水不利,时觉冷痛,寒热往来者,宜异攻散。


【异攻散】
丹皮 肉桂 川芎 乌药 白芷 芍药 干姜 当归 延胡索 桔梗 生姜 水、酒煎服。

妇人血枯经闭,有因胃气虚,水谷难化,津液不生,而血虚不来者;有因少时吐衄,崩漏大脱血,
气亦不足者;有因潮热骨蒸,不生津液,而经水闭绝者;有因房劳多产,枯竭于内,而经不通者。以上四 者,总名血枯。
若脾虚胃消善食,黄瘦而不生血,月水全闭者,宜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生地、天花粉。
气血俱虚,潮热骨蒸,宜十全大补汤,加酒黄柏、牛膝。

【十全大补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肉桂 生姜 大枣 心肾俱虚,咳嗽一、二声无痰,夜热盗汗,肌体瘦弱,饮食减少,卧则恍惚,异梦不常,微咳,痰 中有红丝者,名曰脉痿,宜劫劳散。


【劫劳散】
人参 黄 茯苓 半夏 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阿胶 五味子 每服二钱,水盏半,加姜三片,枣子三枚,煎八分,日进三服。

经水断后,身热谵语,日哺尤甚,宜小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