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子一钱。腹痛甚者,加木香七分,或加制浓朴亦可。滞痛不通者,加当归二三钱。滑脱不 禁者,加乌梅二个,或北五味二十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钱。
四神丸
(附二神丸) 治肾虚肝气逆,不能消克,腹胀泄泻,并治五更肾泻神效。
补骨脂(四两,酒浸一宿,炒) 肉豆蔻(二两,面里煨,去面) 吴茱萸(一两,盐汤泡)
五味子(三两或二两,炒)
为末,蒸饼丸。或姜煮枣,取枣肉,去姜,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钱,米汤温酒任下。一方补 骨脂、肉豆蔻等分,吴茱萸、五味子减半。止用补骨脂、肉豆蔻二味,枣肉为丸,名二神丸,治五 更早泻功同。
四神散
治产后血虚,或瘀血腹痛。
当归(二钱) 川芎 白芍(炒透。各一钱) 炮姜(五分)
水煎服。予谓白芍治血虚腹痛则可,若治瘀血作痛,未必然也。今炒透而与炮姜合用,故血虚瘀痛兼治之。
生化汤
(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失笑散
(见中卷胞衣不下门。)
通瘀煎决津煎
(俱见上卷鬼胎门。)
四乌汤 六君子汤 八珍汤 六味丸
(俱见上卷诸痛门。)
理阴煎
(见上卷恶阻门。)
四物汤
(见上卷安胎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小腹痛并儿枕痛论属性:产后虚中感寒,及饮食冷物,下攻小腹作痛,前已论之矣。又有因血虚痛及小腹者,亦服生化 汤妙。至血块作痛,俗名儿枕痛者,亦用生化汤;不应,用延胡生化汤均可。冯氏用芎、归、益母、山 楂、香附、陈皮煎服。甚者,加炒五灵脂。密斋云∶脐下胞胎所系之处,血之所聚也。产后血去不尽,
即成小腹痛证,刺痛无时,痛则有形,须臾痛止,又不见形,血证黑神散主之。然有产妇小腹作痛,
服行气破血药不效,其脉洪数,此瘀血内溃为脓也。是因营卫不调,瘀血停滞,宜急治之,
缓则腐化为脓,最难治疗。若流注关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败证。脉数而洪,已 有脓;迟紧乃瘀血也,下之愈。若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用蜡矾丸、太乙膏下脓而愈。
延胡生化汤
治小腹儿枕块痛。
川芎(二钱) 当归(四钱,酒洗) 桃仁(十粒,去皮尖) 炮姜 炙草(各四分) 延胡(一钱)
水煎服。或用生化汤送延胡索一钱,治同。亦能治寒气痛。如无块,但小腹痛,可按而止者,属虚,
以生化汤加入延胡索散,再加入熟地二钱。
延胡索散
肉桂 延胡 各等分,合为细末听用。
蜡矾丸
治一切疮痈恶毒。先服此丸,护膜托里,使毒不攻心。或为毒虫蛇犬所伤,并宜服之。
黄蜡(二两) 白矾(一两)
先将蜡溶化,候少冷入矾和匀为丸,如小绿豆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渐加至百丸,则有力。疮 愈后,服之亦佳。一方加雄黄,名雄矾丸,治蛊毒、蛇犬虫 咬毒。黄蜡甘温,白矾酸涩,并能固膜护心,解毒定痛,托里排脓,使毒瓦斯不致内攻,故外科诸证之所必用也。
太乙膏
治内外一切痈疡。
黑参 白芷 归身 肉桂 大黄 赤芍 生地(各二两)
上切为片,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滓,滤净,再熬。
徐下黄丹,不住手搅,滴水不散为度。内痈可丸服之。
生化汤
(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血证黑神散
(见上卷谵语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腰痛论属性:产后腰痛者,由肾位系胞,腰为肾府,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虚未平复,而风冷乘之,二 者皆致腰痛。若寒冷邪气,连滞背脊,痛久未已,后忽有孕,必致损动,宜养荣壮肾汤主之。如产后 日久腰痛,济阴大造丸治之。如恶露方行,忽断绝不来,腰中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刺入骨,此血滞经 络,不即通之,必作痈疽。《医通》用调经散加陵鲤甲,或琥珀地黄丸亦宜。切勿误用五积散等辛温之药。盖 五积之治瘀血作痛,以苍术为君,麻黄为臣,浓朴枳壳为使,虽有归芍之补血,仅及苍术三分之一,不思 产后之妇,即有寒邪,血气未充,似难发汗,不过借药性温和,可以推陈致新,岂可用麻黄之悍,苍术之燥 散,虚而又虚,祸不旋踵矣。
养荣壮肾汤
治产后腰痛,属劳伤或风寒所乘。
当归(二钱) 独活 桂心 川芎 杜仲(盐水制断丝) 续断(制,取净肉) 桑寄生(各八分,
取真桑树上者) 防风(四分)
生姜三片,煎服。如服二帖后疼痛不止,肾虚也。加熟地三钱再服。失血过多 者,加当归二钱,蜜炙黄 、酒炒白芍各一钱五分。
局方调经散
治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于四肢,留滞日深,腐坏如水,渐致身体面 目浮肿。或因产败血上干于心,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并宜服之。
赤芍 没药(别研) 琥珀(别研) 桂心 当归(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