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便日久不通,大料、芎、归,服至 效,方得取效,仍兼服润肠粥。如 大小便俱秘,恶露不行,方论俱见恶露不下门。
养正通幽汤
治产后大便燥秘。
川芎(一钱或一钱半或二钱) 当归(四钱或六钱) 桃仁(十粒去皮尖) 炙草(五分)
陈皮(四分) 麻仁(一钱半炒) 肉苁蓉(一钱或二钱酒洗去泥甲)
水煎服。如有血块痛,加肉桂、炒延胡各五分,去苁蓉。
【目录】【篇名】类疟及寒热往来论属性:产后 疟,在初产时绝少,即胎前久疟淹缠,产后里气通达,无不霍然。即有半月内外,寒 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或一日二三度,其症类疟,皆由产后气血虚损,阳虚作寒,阴虚发热,或昼 轻夜重,或日晡发热,或有汗,或头有汗而不及身足。此乃元气虚弱,孤阳绝阴之症。俱宜滋荣益 气扶正汤,间服六味丸,以退寒热,如寒热往来,头痛无汗,加减养胃汤治之;若寒热已久,无 汗者,兼煎参术膏,以助养胃汤药力。慎不可作疟治,而用柴胡汤及芩、连、栀、柏以退热,草果、
槟,常以绝疟而误人也。至于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参归汤治之。《全书》云∶阴胜寒多,理阴煎;
阳胜热多,三阴煎;阳气陷入阴中,补阴益气煎,阴阳俱虚,八珍、十全∶败血不散,流入阴中而 作寒热,决阴煎、殿胞煎。
滋荣益气扶正汤
治产后寒热往来,有汗,每午后应期而发。
人参 熟地(各二钱) 川芎 黄 (蜜炙) 麦冬(去心各一钱) 当归(三钱) 白术(钱半 土炒) 陈皮(四分) 炙草(五分)
加减养胃汤
治产后以及一月类疟,并治寒热往来,头痛无汗。
人参(钱半) 川芎 茯苓 苍术(米泔水制,炒,各一钱) 当归(三钱,酒浸) 藿香 炙草(四 分) 橘红(四分) 制夏(八分) 姜(一片) 枣(三枚)
参归汤
治产后阴阳不和,乍寒乍热。
当归(酒洗) 炮姜(一钱) 人参 白芍(炒) 川芎 炙草(各八分)
理阴煎
熟地 当归 干姜 炙草
三阴煎
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病。凡中风血不养筋,及疟症汗多,邪散而 寒热犹不止者。
人参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酒炒芍药 枣仁(各二钱) 炙草(一钱)
补阴益气煎
人参(一二钱) 当归 山药(酒炒,各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 炙草(各一钱) 升麻(三五分,若火浮于上者,去此不用) 柴胡(一二钱,如无外邪不用) 姜(三片)
煎服。此补中益气汤之变方,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阴虚外感 疟,并便结不通,凡属阴气不足,
而虚邪外侵者,用此升散,无不神效。
【目录】【篇名】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等症论属性:凡妇人冲脉,为血脉之海,若血脉充足,流畅无滞,则关节清利而无病矣。至于产后劳损脏腑,气血暴竭,百骸少 血濡养,多有阴虚内热,热极生风,虽外症如风实,五内阴血不足,气无所主,卒尔口噤牙紧,唇青,肉冷,汗出,或 唇口 斜,手足筋脉挛搐,诸症类于中风者,或因血气耗损,腠理不密,汗出过多,神无所主,致角弓反 张,此乃厥阴虚极,类痉 者。在伤寒之家。虽有刚柔之分,而产后无非血燥、血枯之症,总 宜养阴补血,血长而虚风自灭,任其痰火乘虚泛上,皆当以末治之,毋执偏门而用治风消痰之 方,以重虚产妇也。治初产,当服生化汤,以生旺新血。如见危症三帖后即用人参益气以救之;
如有痰有火,或少佐橘红、竹沥、姜汁,其黄芩、连、柏不可并用,胆星、苏子尤不宜加,慎 之!慎之!如产已数日,腹无块痛,即用滋荣活络汤,如语涩、四肢不利,宜天麻汤。密斋治 语言蹇涩,加味生脉散,治汗多口噤、背反气微、类 ,用止汗生血饮;治无汗筋挛,用芎归 枣仁汤。诸书所用,悉皆参附、十全、理阴、大补元煎之类,温养而峻补之,从来未有以风痰治 者。昔立斋用十全大补治口噤,挖开口灌之,如不得下,令侧其面出之,仍灌热者,又冷又灌,
数次即能下而苏矣。《医通》云∶口噤则抉齿灌之,齿噤则落入鼻中即苏,此古人救急灌法,
不可不知。至于治口噤,不能为语,峻补之中少兼通心气之药治之。故密斋、《尊生》俱用七珍 散,以通心气也。冯氏治产后 ,用八珍加丹皮、钩藤,以生阴血;不应,用四君子、芎、
归、丹皮、钩藤补脾土。盖血生于至阴,至阴者,脾土也,且气有生血之功耳。再此证如伤 寒误汗亡液,误下亡阴,溃疡脓血大下之后,小儿吐泻之后,悉多患之。故在产后,亦惟去血 过多,或大汗、大泻而然,其为元气亏极,血液枯败可知。若肢体恶寒,脉微细 者,此为正状;若脉浮大,发热烦渴,此为假象,惟当固本为善。若至于无力抽搐,戴眼反折,汗 出如珠,两手撮空者,不治。《尊生》治产,久拘挛,不宜补者,用舒筋汤治之。
滋荣活络汤
治产后口噤、项强、筋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