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部经水及天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地部内注地之地部,湿热水气则循小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发小肠经气。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5阳谷经穴,属火。

穴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吸热胀散上炎天部。

名解:1)阳谷。阳,阳气也。谷,两山所夹空虚之处也。阳谷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的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水气进一步吸热气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本穴如同阳气的生发之谷,故名阳谷。

2)小肠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是吸热胀散循经传输,为动而不居,故本穴为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胀散之气上炎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6养老手太阳郄穴。

穴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化为纯阳之气。

名解:1)养老。养,生养、养护也。老,与少、小相对,为长为尊也。养老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同合于头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阳谷穴传来的炎热之气,出本穴后胀散并化为水湿成份更少的纯阳之气,与天部头之阳气性同,故名养老。

2)手太阳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气血运行通道狭窄,如孔隙一般,故为手太阳经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皮部上行头颈的天部。

功能作用:充养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

7支正手太阳络穴。

穴义:小肠经气血在此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运行。

名解:1)支正。支,树之分枝也。正,气血运行的道路正也。支正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流行。本穴物质本由养老穴提供,但因养老穴的阳气大部分上走天部,小肠经本穴处的气血物质处于空虚之状,因此经穴外部的气血汇入本穴并循小肠经而行,气血运行的通道为小肠正经,故名支正。

2)手太阳络穴。络,联络也。因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与小肠经相表里的心经之气随之汇入本穴,本穴有联络小肠经与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手太阳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小肠经外部汇入本穴(以心经提供的气血为多)。

功能作用:沟通心经与小肠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

8小海合穴,属土。

穴义: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

名解:1)小海。小,与大相对,为小、为阴也。海,穴内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广阔如海也。小海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气血场范围巨大。本穴物质为支正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聚集的天部之气以云气的方式而存在,覆盖的范围巨大如海,亦含有一定水湿,故名为小海。

2)小肠经合穴。本穴为小肠经气血的汇合之处,故为小肠经合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小肠经经气的汇合之处,气血物质的运行缓慢,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缓慢地蒸散并循小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发小肠之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9肩贞

穴义: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

名解: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贞,古指贞卜问卦之意。肩贞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卜一般,故名肩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

运行规律:分散于肩之各部。

功能作用:散化小肠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10俞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

穴义:天部中的水湿在此聚集。

名解:1)俞。,动物的前肢。俞,输也。俞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阳气在此聚集。因肩贞穴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是来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俞。

2)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又有阳维脉、跷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