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注之俞,故腋为之痛。燥热刑金,肺气焦满,攻注腋下,亦令人痛。是以风寒暑湿燥,皆有腋痛之候也。

  【外感腋痛之脉】右寸浮紧,风寒伤肺。或见浮洪,风热之诊。或见躁疾,燥火刑金。

  【外感腋痛之治】伤寒者,麻黄杏子汤。风邪伤肺,加味泻白散。燥火伤肺金之气者,知石泻白散。燥火伤肺金之血者,青金泻白散。

  麻黄杏子汤

  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

  加味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桔梗杏仁防风黄芩栝蒌仁知母薄荷枳壳橘红甘草

  清肺饮

  山栀黄芩薄荷甘草桔梗连翘加竹叶七片,同煎。口渴,加石膏;大便秘,加大黄。

  知石泻白散

  家秘治火邪伤肺之气。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知母石膏胃火上冲,加葛根;肝火旺,加柴胡、黄芩。

  青金泻白散

  家秘治火邪伤肺之血。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山栀肝火刑金,加白芍药;胃火旺,加干葛、石膏。

  [卷一:腋痛论] 内伤腋痛

  【内伤腋痛之症】无外感之邪,但两腋下作痛,或见咳嗽气逆,此内伤腋痛之症也。

  【内伤腋痛之因】或恼怒怫郁,肝火刑金;或膏粱积热,熏蒸肺气;或房劳不谨,肾火上冲。皆成内伤腋痛之症。

  【内伤腋痛之脉】寸口脉大,肺气有伤。右关洪数,膏粱积热。脉沉而结,肺气【内伤腋痛之治】若恼怒伤肝,木火刑金,加味泻白散。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加味清胃汤,倍川连、枳壳。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家秘天地煎,合黄芩泻白散、二母汤。

  加味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柴胡钩藤苏梗桔梗山栀

  加味清胃汤

  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

  家秘天地煎

  天冬地黄黄柏知母川贝母甘草麦冬桑白皮地骨皮水煎三四次,冲玄武胶收。

  黄芩泻白散

  即泻白散加黄芩。

  二母汤

  即贝母、知母,二味同煎。

  [卷一] 肩背痛论

  秦子曰:《内经》云: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肩背。则肩背之痛,乃肺之分野;且手阳明大肠之脉,循臂上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下入缺盆络肺,其支别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又云:手太阳小肠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按此论之,则肩背肺俞之痛,乃肺与大小肠为患矣。故肺病则缺盆中痛,肩背痛;大肠病,则耳后肩肘臂皆痛;小肠病,则肩肘臂肿痛。故凡背部肺作痛,要分别右左二,外感内伤,有余不足。若右肺缺盆痛,此肺与大肠之症;若左肺缺盆痛,乃是肺与小肠症也,以左右而分大肠小肠。至肺,则左右皆属肺也。然太阳膀胱之脉,亦在于背,但膀胱太阳之病,满背皆痛,不比肺痛,止在肺缺盆也。

  [卷一:肩背痛论] 外感肩背痛

  【外感肩背痛之症】背痛肩痛,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便闭便赤,口渴唇焦,此火邪伤肺之症也。若背痛肩痛,头痛发热,内虽烦躁,外反恶寒,此风寒伤肺之症也。

  【外感肩背痛之因】《内经》云:岁火太过,民病肩背热痛。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肩背缺盆痛,此火邪伤肺也。又有肺素有热,风寒外束皮毛,肺热不得泄越,而肩背肺俞作痛,此寒邪伤肺也。

  【外感肩背痛之脉】右寸洪数,肺经热壅,火邪所伤;脉浮而紧,表有寒邪,风寒【外感肩背痛之治】若火邪伤肺,当用家秘泻白汤、清燥清肺饮。肺素有热,风寒束于

  家秘泻白汤

  桑白皮地骨皮粉甘草黄芩石膏黄连

  清肺饮

  桔梗黄芩山栀连翘天花粉玄参薄荷甘草

  羌防泻白散

  即泻白散加羌活、防风。

  [卷一:肩背痛论] 内伤肩背痛

  【内伤肩背痛之症】气怯神离,精神不足,痛势不急,仍能睡卧。此肺气不足之症也。若焦,二便赤涩,烦躁不宁,此积热作痛之症也。

  【内伤肩背痛之因】元气素亏,又复伤损,则肺气不足而作痛;肺热叶焦,复有触发,则肺气怫郁而作痛;劳碌举重,损伤筋膜,则肺窍有损而作痛;膏粱酒客,肠胃积热,上熏肺金,则土中之火刑金,而肩背痛缺盆肺俞,每每作痛。此皆内伤肩背痛也。

  【内伤肩背痛之脉】右脉浮大,按之无根,肺气不足。寸口脉盛,按之数实,气壅肺实。六脉弦大,按之促结,伤损之诊。右关沉数,肠胃积热;左关弦数,肝胆之火。

  【内伤肩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