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者,加味泻白散;肺气壅寒,枳桔二母汤;肺痈作痛,桔梗汤、栝蒌

  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小陷胸汤

  黄连半夏栝蒌

  加味泻白散

  治风热伤肺。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防风荆芥热甚,加石膏、知母。

  枳桔二母汤

  清理肺气,兼消痰水。

  枳壳知母川贝母栝蒌仁苏子桔梗

  桔梗汤

  治肺痈肺。

  川贝母薏苡仁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枳壳桔梗杏仁甘草

  栝蒌汤

  通治肺胃之痈。

  栝蒌仁一个,去皮,炒黑,研,甘草同煎服。

  [卷一:胸痛论] 内伤胸痛

  【内伤胸痛之症】不因外感,胸中隐隐作痛,其痛缓,其来渐,久久不愈,饮食渐少,此内伤胸痛也。若见咳嗽寒热,吐痰腥秽,则是肺痈之症,而非胸痛也。

  【内伤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动其心火,刑及肺金,或怫郁气逆,伤其肺道,则痰凝气结;或过饮辛热,伤其上焦,则血积于内,而闷闭胸痛矣。

  【内伤胸痛之脉】滑大主痰;洪数主火。左寸洪数,心火刑金;左关弦数,肝胆有热。右寸沉结,气滞上焦;寸脉芤涩,上部蓄血。

  【内伤胸痛之治】痰气不清,栝蒌仁汤,加青黛、海石;兼火者,栀连二陈汤;心火乘者,红花当归汤加桃仁、牡丹皮,有热,加炒山栀、郁金。

  栝蒌仁汤

  见前。

  栀连二陈汤

  山栀黄连熟半夏白茯苓广皮甘草

  泻心汤

  川黄连甘草

  清肺饮

  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知母黄芩玄参薄荷甘草热甚,加石膏。

  加味柴胡汤

  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山栀

  四七汤

  半夏浓朴茯苓紫苏加姜、枣。

  红花当归汤

  红花当归红曲赤芍药牡丹皮青皮桃仁郁金楂肉泽兰叶黑山栀胸痛上焦气分病,当理肺气,要分肺管、胃管。若胃气有伤,胃脘气逆,亦多胸痛,其中分别:若饮食自如,而见气逆咳喘作痛,病不在胃而在于肺,当和肺气;若无喘咳气逆,而见饮食阻滞,病不在肺而在于胃,当调胃气;若二经皆病,当审其何经先起,如先见喘咳气逆满作痛,后见妨碍饮食者,此肺病遗祸于胃也,当治其肺,兼治其胃;若先见饮食妨碍,后见喘咳气逆,此胃病遗祸于肺也,当平其胃,兼治其肺。此从方广肿胀门,辨脾肺相传法中,化出辨肺胃二经之胸痛。又有语言即痛,饮食不痛者,病在于肺;饮食即痛,语言不痛者,病在于胃。此从辨喉痛症中,化出辨肺胃之胸痛也。

  [卷一] 胁痛论

  秦子曰:胁痛者,左右两肋痛也。胁之下尽处名季胁。若痛在胁之上,名腋痛。痛在季胁之后,名腰痛;二者皆非胁痛也。夫腋痛者,肺症也。腰痛者,肾与膀胱症也。凡胁痛多火,皆肝胆症也。上胁痛属肝,下胁痛属胆,或有肺气怫郁,金邪乘木,亦令胁痛,名肺胁痛,最利害,金乘木为贼邪,故重。

  [卷一:胁痛论] 外感胁痛

  (运气感冒)

  [卷一:胁痛论] 外感胁痛

  【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疫症,俗名刺肋伤寒,又名痧胀是也。

  【运气胁痛之因】少阳司政,相火用事;少阴司政,君火用事;阳明司政,燥火用事;其年胜复之气太过,则相火甚于本位,而肝胆自病;君火太过,则子病累母,肝胆亦病;燥火用事,金病克木,肝胆亦病;三火炽甚,木火通明,肝胆之气怫郁,则两胁暴痛之症作矣。

  【运气胁痛之脉】多见弦数。浮数居表,沉数主里。脉减痛缓则生,沉伏厥冷则死。

  散,对泻心汤;阳明司政,干葛石膏汤主之。凡胁痛,外用针刺委中、三里二穴出血;若痛甚,指甲黑者,即刺十指尖出血为妙,越地所谓放痧是也。若咳嗽痰声,无论左右,即为肺邪胁痛,宜泻青各半汤,并刺少商穴。

  柴胡汤

  柴胡黄芩广皮甘草青皮山栀枳壳木通加苏梗。

  独活败毒散

  独活木通柴胡黄芩桔梗枳壳甘草钩藤广皮加苏梗。

  泻心汤

  黄连甘草灯心

  干葛石膏汤

  干葛柴胡黄芩石膏枳壳广皮甘草木通加苏梗。

  泻青各半汤

  龙胆草黄芩山栀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青黛一钱冲服。

  [卷一:胁痛论] 外感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