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干于肺,盖肺主皮毛,
脾主肌肉,疹之出赖二脏以行其毒,惟利于发得透彻,则毒尽出皮肤,内热自清,则无患矣。
所以疹之出必咳嚏衄血呕吐泄泻也。若其初发自头面先见,而至足为齐。头面淡红愈多为
佳,其形若芥子细密,其色若桃花红活,隐见二三番,三四日渐没,人事安宁,饮食如常,二
便清调,此其顺也。若亢热喘急,发不能出,或
一出即没,或冒风没早,或虽出而紫黑无神,或淡白干枯,或身肢虽见,而头面不出,及加
喘胀胸高,肩息,狂言谵语,或口鼻出血,搦手摇头,寻衣摸床,饮食不进,哕恶便秘,口出尸
气,皆不治,若喘嗽烦闷,睡卧不安,二便坚闭,饮食不进,疹虽出而紫滞,乃毒火炽盛,治
宜清解为主。若疹虽透而色淡白,干咳不续,减食便溏,精神疲倦,乃中气不足,宜固中气
而兼清肺为主。一有正气不足,不能逐邪外出,致毒伏于内,喘胀而死,俗名闷疹也。间有
风寒外袭,闭其腠理,或饮食停滞而气道窒塞,以致疹不易出,治宜疏利为主。论曰∶微汗
而邪无蓄,便清而毒无壅。且如肠胃结而疏利弗缓,腠理窒而发散毋迟,衄血而邪从衄解,
利下而毒以利松,咽喉肿而降火为急,烦渴不已解毒为先。饮食减常须救胃,语言谵妄必清
心。时令冷兮投辛热,时令凉兮用辛温,时令既温辛凉无阻,时方炎热辛寒可施。故曰∶必
先岁气,毋伐天和。然而为治之要先宜解散为主,解散则皮肤通畅腠理开豁,则毒尽透解,
则无余邪之为后患。若不知解散,或药误温寒,或坐视犯禁,使邪不尽泄,留蓄于中,变证
百出。或烦躁闷乱,泻利失血,目赤口疳,不食便秘,喉痛声哑,喘嗽痰涎,疔痈疮肿等证见
矣。古人曰∶治别虚实,法宜变通。所谓活泼泼地是神术也。
今人以疹为轻,不能调护,乃为风寒外束,及为生冷内伤,郁遏毒瓦斯,而不得外达。欲
出不出或一出即没,反毒内攻噬脐何及。医者亦以为易治,孟浪用药而不知禁,往往误人,不为己咎也,可痛可惜。
疹之出有中腑之正疹,有风寒发疹,有厉毒发疹,有内伤发疹不可不辩。然中腑之正疹
者辛凉而发之,风寒发疹者辛温而汗之,厉毒发疹者辛寒而清之,内伤发疹者苦平而利之也。
凡疹之出虽先以发散为贵,若表实不易透,或风寒壅遏者发解可也;若表虚自汗,疹
毒易出而妄投之,岂免虚虚之祸乎,临疹当辩虚实不同一治。
凡出疹首尾慎不可用燥悍之药者,盖疹从肺始,肺属金而西兑,胜燥之方性勇悍而少
柔,喜清润而畏燥烈,故曰疹要清凉,投清凉则升,用燥烈则亟。倘不得已而用麻黄桑皮等
性燥之药,必须蜜炒,再加性润之药佐之,以折其悍气则可矣。若误用之则金愈燥烈,譬犹
滔天之焰复添以油,岂有不毙之理哉。
钱氏论疹要清凉,以辛凉之药发之当矣。而昧者遂以清凉作寒凉看,始出便用芩连栀
膏等以凉其邪热,眼见圜 之中疹儿殒殁相继者多矣。盖曰∶疹者亦秽液之气也,伏藏于
人身之中,初无形臭,必待风寒时气,鼓击而出,则汗解之宜也。辛散之宜也。其可以苦者
坚之乎。寒者束之乎。经曰∶邪气盛则实。邪既盛矣,非汗散由何而解,若以苦而坚其肌
皮,以寒而束其毫腠,则欲出未出之疹邪,使之从何地而宣泄乎。乃致反戈内攻,喘胀闷乱
而死者多矣。间有受毒之轻,感邪之浅,或邪毒出于大半,其暴烈之势稍衰者,亦从而侵蚀
于喉舌而为疳,或留连于肠胃而为滞,延绵日久使儿悴弱而毙者亦多矣。凡用寒凉但可施于君相之令、炎夏
之时,疹尽出之后亦当中病即止。若寒水之司严寒之令,疹未尽出而投之,则火为寒郁岂能发越乎。



<目录>卷三\朱氏《痘疹传心录》

<篇名>附治验

属性:一小儿身热喘嗽,呕吐不食,余谓疹症也。皆由风寒封闭腠理,故伏而不出。以麻黄
葛根汤表之,得汗则皮肤通畅,疹透而症悉平矣。亦有表之无汗不透,或虽透即没,反加喘胀不治。
一儿身热咳嗽,疹出隐隐,医以疹药发之不见不没。余谓瘾疹也,由客受风寒郁而不
散,非若中腑之正疹也,以芎苏散治之愈。
一女出疹,药用寒凉。又食生梨一二,疹即隐没,喘急胸满,面青肢冷,眼合,声呕,昏
晕。余谓毒为寒郁,反毒内攻而然也。以麻黄汤加葛根紫苏甘草桔梗生姜服之,外以被覆
得汗而苏,疹复出。喘甚于前,余谓骤用麻黄燥烈之药,致毒火盛而肺气热也,宜清润之,
以甘草桔梗牛蒡前胡杏仁元参知母天花粉黄芩麦门冬治之,喘息而愈。
一儿身热,喘急腹胀。医云内伤外感,治之不效。召余,视其胸背隐隐赤色乃疹症也。
以麻黄葛根汤表之,疹虽见头面,不出即没而死。
一儿身热喘胀,人事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