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额上汗出发
根搔痒。手足厥冷。甚则战栗。心烦坐卧不安。如狂之状。此中气已亏。不胜药力。名
曰药烦。凡遇此证。药中多加生姜。均二三次服。以防呕吐之患。
病有劳复食复自复。劳者补之养之。食者轻则损谷。重则下夺。自复者。前用何药。根据前增减自愈。
感冒兼疫。先治感冒后治疫。疟疫相兼。治疫而疟自已。
瘟疫九传。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但表不里

属性: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表里之间而已。但表而不里者。其证头疼身痛发热。而复
凛凛。内无胸满等证。谷食如常。此邪传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为顺。轻剂
可愈。有汗出不彻而热不退者。宜白虎汤。或斑出不透而热不退者。宜举斑汤。有
斑汗并行而并不透者。合用前汤。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但里不表

属性:但里不表者。惟胸膈痞闷。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若邪传里之中下者。心
腹胀满。不吐不呕。或燥结便闭。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大肠胶闭。并宜承气
辈。有里而再发。或至于三。皆根据前法。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表而再表

属性:表而再表者。所发未尽。膜原尚有隐伏之邪。故三四日后。根据前发热。脉洪而数。及
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于三表者。亦稀有也。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表里分传

属性:表里分传。始则邪气伏于膜原。尚在半表半里。二证俱现。必先通其里。令里邪去。
自能达表。或斑或汗。随其性而升泄之也。病退而热未除者。膜原尚有未尽之邪
也。宜三消饮调之。若分传至再至三。未之频见。照前同治。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再表再里

属性:有再表再里。或再表里分传者。医家不解。反责病患不善调养。以致反复。病家不
解。每咎医师疏于救治。彼此归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势之当然。其气性如此。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先表后里

属性:先表而后里者。始则但有表证。而无里证。宜达原饮。有经证者。当根据三阳加法。继
而脉大且数。自汗而渴。邪离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汤。辛凉解散。邪从汗解。脉静
身凉而愈。二三日后。或四五日后。依然发热。宜达原饮。至后反加胸满腹胀。不思
谷食。烦渴等证。加大黄微利之。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先里后表

属性:先里后表者。始则发热。渐盖理证。下之便愈。后复发热。反加头疼身重脉浮者。宜
白虎汤。服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参。覆杯即解。若大汗大下后。表里之证
悉去。继而一身尽痛。身如被杖。脉沉细者。此汗出太过。阳气不周。骨寒而痛。非表
证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内阳回自愈。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表证偏胜

属性:表证偏胜者。膜原伏邪发时。传表之邪多。传里之邪少。何以知之。表证多而里证少。当治其表。里证兼之。



<目录>卷四・疫病方论

<篇名>里证偏胜

属性:若里证多而表证少。但治其里。表证自愈。
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既而伤血。伤肉伤筋。以至伤骨。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
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如行邪者。即正伤寒也。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病
势虽重。一汗可解。若归胃府。一下而愈。如瘟疫之邪。先伏后行。伏于膜原。如鸟栖
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难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
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得而治之。方其侵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
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出。邪尽
方愈。初发之时。毒邪渐张。莫之能御。不惟不能即瘳。而病证日惟加重。病家见证
反增。即欲更医。医家不解。亦自惊诧。竟不知先时感受。邪盛则病重。邪微则病轻
也。人云。瘟疫莫治头。劳怯莫治尾。所以疫邪方张之际。势不可遏。但使邪毒速离
膜原。便是治法也。全在后段工夫。识得表里虚实。详夫缓急轻重。投剂不致差谬。
如是可以万全。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无陨命之理。若夫久病枯极。酒
色耗竭。耆耄之年。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