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非伤寒也。宜先用热水蘸搭臂膊,以苎麻刮之,甚者刺十指、委中出血,或以香油灯照身背
有红点处烙之,使腠理开通,血气舒畅而愈。又宜服苏合香丸。
(汾)按∶解 不尽为痧,然暗痧、慢痧,每似解 ,人所当知。《名医类案》更解
以痧名,未为无见,但后附载杭氏说,力辨解 非痧,适与庸医之见同,勿为所误。
白虎病,凡太岁后一位为白虎,如太岁在已、则白虎辰,太岁在申则白虎在末。其神所
值之方,小儿出入居处,或有触犯则病。其身微热或冷,有时啼叫,屈指如数物状,以集香
汤治之,用沉、降、檀、乳四香,参、草、茯神、枣仁,水煎,临服入麝香少许,存滓房内
烧之。
至如小儿出 疹,一名麻、又名痧,散见于皮肤,与沙粒相似。小儿出疹,必先身热
咳嗽,或呕吐腹痛,时隐时现,三日乃平。今时痧症,亦有细粟红点,或隐或显,额上最多
,胸、胁、颈、项次之,手、足、腰、背又次之。在内则心腹胀疼,在外则肌肤芒刺。其原
皆因血热毒炽,故与小儿之痧疹同名。若小儿果系痧疹,必从本科正治,又不当混入此痧症
也。治痧当明杂症,其于兼痧、类痧等症,方能兼治无误。
缪仲醇曰∶绞肠痧属胃气虚,猝中邪秽,郁遏不得吐泻,以致绞肠异常,胸腹骤胀,遍
体紫黑。细寻头顶心必有红发,速拔去之,急以三棱馋针刺委中,挤出热血,可立苏,次用
新汲凉水入盐两许恣饮,得吐泻即止(蛇虫伤亦有红发)。



<目录>卷二十二\痧症

<篇名>手法第十

属性:脉不明不可乱用药,症不明不可轻用药。手法不明即药亦不能速效,故手法为治痧要着
一曰 。痧在肌表未发出者,以灯照之,隐隐肤间,且慢 ,若既发出,状如蚊咬,粒
如麸。疏则累累,密则连片,更有发过一层复发两、三层者。 法看头额及胸前两边,


一曰刮。痧在肤里发不出者,则用刮。若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肩臂弯,用铜钱或
碗口蘸香油刮之。若在头额项后两肘臂膝腕,用棉纱线或苎麻绳蘸油戛见红紫血点起方止。
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痧既刮出,痛楚亦轻矣。
一曰刺。古言东南卑湿利用砭,以针刺放毒血,即砭道也。痧重者经铁器难解,放痧当
用瓷锋作针,为妥善得法。



<目录>卷二十二\痧症

<篇名>放痧有十处

属性:头顶心百会穴(只挑破略见微血,以泄毒瓦斯,不用针入)、印堂(头痛甚者用之,针锋

大头
(乳头
两手 下
或谓针
中名委中
上下前后,
直刺委中,
恐令筋吊
痧筋现者毒入血分,宜放。乍隐乍现者毒入气分,及现而放。微见者乃毒阻气分,治宜
通其肠胃,痧筋自现。至伏而不现者,必从脉症辨之,血则散,食则消,痰积则驱,结既解
而筋复现,然后刺放可也?
痧筋或现数处或一处,必刺去恶血,令痧毒尽泄。或误饮热汤,痧筋反隐而不现,略现
亦刮放不出,急饮冷水解之,后可刮放,痧为食积所阻,刮放不出者,当先消食积而再刮放
。热极血凝,瘀阻胸腹,刮放不尽者,当先散瘀血而再刮放。痧发兼遇恼怒,伤肝作胀,刮
放难尽者,又当先用破气药再刮放,如此,痧毒皆可渐消矣。



<目录>卷二十二\痧症

<篇名>用药大法第十一

属性:凡治病用药,若得其宜,未有不效者。痧之为病,乃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故当以驱邪为
主,养正非所先也。宜疏散不宜大表,宜下降不宜升提,宜凉解不宜辛热,宜清理不宜滞涩
,宜消导不宜补益,宜开通不宜收敛,宜行气不宜补气,宜活血不宜补血,佐之以解毒,兼
之以清火,化气以消其胀,行血以逐其邪,此用药之大法也。又须因病制宜。用荆芥、防风
之类者,从表而散也。用陈皮、青皮之类者,从中而消也。用枳实、大黄之类者,从大便而
下也。用木通、泽泻之类者,从小便而下也。山楂、莱菔,所以治其食之阻,槟榔、莪术,
所以驱其积之滞,香附、砂仁,所以开其气之闭,红花、银花,所以活其血之凝,此因病用
药之大法也。



<目录>卷二十二\痧症

<篇名>药忌

属性:用药一差,凶危立见。先知其忌,则思过半矣。参、 、白术、山药,恐补毒瓦斯,痧所
大禁。熟地、白芍,补血敛血,痧所大忌。甘草,用之恐成痧块,难治。一应甘甜之味俱不
宜。茯苓、猪苓,恐其渗湿,转实痧气,俱在禁例。半夏、白芷,苍术,性燥忌用。升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