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夫传言。瘴者山川疠毒之气。又云。江山雾气多瘴。盖以其气郁蒸而然也。诸家方论。
治瘴

气而






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不论老壮。或因饥饱过伤。或
或涉溪涧。但呼吸斯气。皆成瘴疾。其状头疼体痛。胸膈烦满。寒热
思食。发渴引饮。或身黄肿胀。眉须脱落。是皆毒疠郁蒸所致。夫生
人宜无所受。且日食槟榔。盖槟榔之为性。破坚毒除蕴积故耳。治法
次以丹砂上正其阳。阴阳气正。中满自消。然后以槟榔解其余蕴。瘴
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
病。然南方温毒此病尤甚。原其所归。大略有四。一山溪毒瓦斯。二风
四发以热毒。在此之中。热毒最重。故所用药物。须审病源。患疟瘴
死不旋踵。所以然者。瘴体先虚。虚不宜痢。又瘴宜冷差。痢宜温
益痢。大率如此。不可不慎。非但宜药疗。亦须宜将息取适。若能
痢。温而断疟。最为妙也。如不然。先须断痢。然后疗瘴。瘴缓痢
又服瘴药皆在发前。必须平旦空腹。服药之后。勿洗手面漱口。勿
既过发时久。小进糜粥。如此将疗。无不即断。又当发热之时。
若心下冷结。更是难疗。得疟之后。复生症癖。亦有即发气者
取其得吐弥善。水煮豉研犀汁与服。兼时进生葛根汁。其人
和饮之。并烧猪粪作黄龙汤亦善。各可服三二升。又捣一大
服此俱效。其鼠并头皮五脏等全捣。若汁少。着少许水和绞
\x方\x
\x大五补汤\x(出千金方)\x治时行后。变成瘴疟。\x
桂心(三十铢) 远志 桔梗 芎 (各三两) 茯苓 干地黄 芍药 人参 白术 当


夏麦门


夜令尽。
\x白薇汤 治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x
白薇 蜀漆叶(各半两) 常山(一两) 知母(切焙半两) 大黄(生一两) 鳖甲
(去裙

颗者三枚
切)
麻豆
大。每
面立效
\x白术丸 治瘴疟。\x
白术 丹砂(研) 麝香(研) 丁香 诃黎勒皮 安息香(入胡桃仁同研) 檀香 荜

犀角

末。
臂。辟
\x治山瘴疟。寒热头疼方。\x(出圣惠方)
恒山(半两) 乌梅肉(七枚微炒) 豉心(半两) 桃枝(一枝) 柳枝(半两) 鳖
甲(半两
涂醋
粪(二十
七枚
服。良
\x麝香散 治瘴疟。\x
麝香(研一钱) 鳖甲(去裙 醋炙黄半两) 丹砂(研二分) 甘草(炙半分) 大
黄(炒三
分)
\x木香丸\x(出直指方)\x治瘴。\x
槟榔(鸡心者)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木香 人参 附子(大者炮制去皮脐)

朴(
(炮) 甘草(炙
肉豆蔻(六枚去壳



下血刺痛。积年血块。手足心烦热。不思饮食。生姜汤下三十丸。取利。小儿五岁以上。疳
气腹胀气喘。灯心温汤下五七丸。小者减丸数。凡胸腹饱闷不消。脾泄不止。临卧温酒下。
取利。食毒痈疽发背。岚瘴气。才觉头痛背膊拘急。即便宜服之。快利为度。常服可以不染
瘴疾。凡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常以凉药解膈上壅热。并以此药通利弥善。此药本治岚瘴
。及瘟疟大效。以快利为度。
\x菖蒲散 治瘴气。久治不瘥者。\x
菖蒲(干者) 白术(锉炒) 苍术(锉焙) 栀子仁 荆芥穗 芎 (各一两) 甘
草(炙锉)

汤调下

\x十补丸 治瘴气虚弱。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困或醒。心腹胀满。痞气耳鸣。补\x
\x元气。\x
巴戟(去心) 肉苁蓉(酒浸切焙) 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 五加皮(锉炒) 石
斛(去根各

三两)
上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临卧温酒下。盐汤亦得。
\x茵陈蒿丸\x(出圣惠方)\x治瘴疫时气。温黄。若岭表行。此药常带随身。\x
茵陈蒿(四两) 大黄(五两) 豉(五合熬) 恒山 栀子仁(熬) 芒硝(研) 杏
仁(去皮
尖双
末。

不吐
欲发
\x露宿汤\x
恒山(炒一两) 秦艽(去苗土) 栀子仁(各半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三盏。
入乌
梅二
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