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治伤寒嫩色。恶寒发热。头疼项强体疼。\x
麻黄〔三两(钱)〕 桔梗(一两) 细辛(一两) 吴茱萸(一两) 防风(一两) 白
术(一
两) 乌头(一两六铢) 干姜(一两六铢) 蜀椒(一两六铢) 桂心(一两六铢) 上
捣筛。温
酒服方寸匕。温覆取汗出止。若不得汗。或汗少不解。复服如法。若得汗足。如故头疼发热。
此为内实。当服快豉丸、如得便头重者。可以二大豆许。纳鼻孔中。觉痒涕出。一日可三四
度。必愈。兼辟时行病。
\x升麻消毒散\x(出德生堂方)\x专治天行瘟疫。毒瓦斯上攻。头目耳项俱肿等证。其\x
\x证因伤寒感冒。瘟疫不正。天行毒瓦斯。成大头之病。憎寒壮热。先从耳前后微肿疼痛\x
\x。逐渐发肿。连咽喉头项赤肿。名曰大头风。又名洗头雷风等风肿。病者形貌变异。大\x
\x头如栲栳大。其病传染诸人。如医卜僧道。切不可贪财。恐染疾患者之家。亦当戒慎\x
\x。如瘟疫与小儿豆疮证。避忌不得煎灼烧炙鱼肉。及房色。血粪厌秽。宜洁净房舍。洒\x
\x扫焚香。祷告神天。祈福保安。予初闻之。颇似可笑。留京都既久。屡曾亲见。而存\x
\x心正。 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姜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脉浮而不\x
\x解者。先急后缓。脉沉而不解者。先缓后急。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治杂病如神。中风\x
\x行经者加香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风湿并三者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x
\x。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炼蜜作丸亦可。加生地黄两半。治感伤寒如神\x
\x。用豆淋酒兼治破伤风。太阳经传里伤寒。胸中热。胃有邪气。传阳明本也。腹中痛欲\x
\x呕者。热在内也。宜黄连汤。\x
甘草(七钱五分) 黄连(七钱五分) 干姜(七钱五分) 人参(七钱五分) 大枣
(三枚)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x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二证。易老先用桂枝二麻黄一汤\x
\x。后亦改用九味羌活汤。无论有汗无汗。悉宜服之。\x
\x治伤寒唇紧。\x
用鳖甲及头。烧灰作末敷之。
\x治伤寒大热。气闷心烦。\x
用槐木子烧存性为末。酒服方寸匕。
\x治汗不溜。瘦却腰脚。并耳聋。\x
用荆三棱末醋浸。夏月浸四日。冬月浸六日。杵为末。醋汤调下三钱。
\x治汗后弥乱者。\x
用败扇烧为末。和粉身上。
\x发汗法\x(出活人书)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 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水淋\x
\x漓\x
\x。服汤中病即已。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覆腰以上。浓衣覆腰以下。盖腰以上淋漓\x
\x。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润。病终不解。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脚周\x
\x遍为度。一法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紧叩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拜。汗出自解。\x
(出
神效方)
\x又法\x
葱白(烂研二两) 生姜(细切一两) 豉(一合捣碎) 细茶末(二钱) 上先以水
二盏。煎
葱并姜至一盏半。次下豉煎少时。即入茶末。去滓顿服。浓衣盖覆取汗。
\x茵陈丸 治瘴疫时气。及黄病 疟等方。\x
茵陈(二两) 栀子仁(二两) 鳖甲(二两炙) 芒硝(二两) 大黄(五两) 豉
(五合熬令
香) 常山(三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煎三两) 巴豆(一两去心皮熬) 上捣筛。蜜和
为丸。
初得时气。三日内平旦饮服。每服一丸。如梧桐子大。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如不
吐及不利不汗。更服一丸。如人行五里久。不吐利汗。则以热饮投之。老小以意量减。黄病
痰癖、时气伤寒、 疟。小儿惊热欲发痫。服之无不瘥者。疗瘴特神验。有人患赤白痢者。
服之亦瘥。春初宿热。根据上法服之取吐利。当年不忧热病。忌苋菜芦笋。野猪肉。生葱生菜。
\x一方\x(出肘后方)\x治时气。垂死破棺。\x
用大钱百文。水一斗。煮取八升。纳麝香当门子郁李子二味。稍稍与饮至尽。或汗或吐。
\x和解散\x(出传信适用方)\x治感风中暑感寒。表里未辨。头痛恶心。发热烦疼\x
\x。不进饮食。常服正气。除寒邪。辟瘟疫。不问老小皆可服。\x
苍术(洗净四两) 浓朴(四两制) 桔梗(去芦四两) 甘草(四两炙) 神曲(炒
四两) 麦
(四两炒) 川芎(四两) 陈皮(去白炒四两) 赤茯苓(四两) 藿香叶(二两) 柴
胡(去苗
二两) 当归(二两洗) 赤芍药(二两)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