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
发。
肩膊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能卧。
(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
是当二三日发。其脉挟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 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 还出系目
系。
也。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
之邪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人于腑
者。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阳极则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邪在表。
则见
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
渴。
(少阴。肾水也。性趋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缓者。风脉也。厥阴脉微缓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少
阴邪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则死矣。
(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阴
阳两
而少阴
太阴又
内经曰。五
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营卫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
方治
(此前热未已。又感温气者也。温热相合。变为温疫。)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
(凡觉不佳。急须求治。苟延时日。则邪气入深。难可复治。千金曰。凡有少苦。似不
如平
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小儿气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于滋蔓。)
时气不和。盒饭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纹理缝会之中也。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邪在皮肤。则外属阳而易治。邪传入里。则内属阴而难治。内经曰。善治者。治皮毛。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觉不佳。即须治疗。迄至于病。汤食兢进。折其毒势。自然而瘥。)
若或瘥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阳
证变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内经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
必不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
与精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脏腑是也。)
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暖发散而当者。则无不消散之邪。)
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后下之。则无复传之邪也。)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
(表证虽罢。里不至大坚满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
除。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外无表证。里有坚满。为下证悉具。外台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下证既具。则不
必拘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
矣。
(下之不当。病轻者。证犹变易而难治。又矧重者乎。)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